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守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守制shǒu zhì

离职守孝: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五八·1365)林如海意欲令女~读书,故又将他(贾雨村)留下。(二·32)按,长子及长孙有丧,须辞官或罢考三年,不参与世务,在家守孝,称守制。

丧俗

丧俗

穿戴孝衣或纱:戴孝 披孝 挂孝 服孝带孝 戴絰 身披重孝
 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披麻戴孝 披麻带索 披麻带孝 拽布拖麻 拽布披麻 拖麻拽布 披麻挂孝 髽麻戴绖
给吊丧的人送上孝服等:送孝
守在尊亲灵柩或灵位旁边:守灵 守丧 伴宿 护灵
 带孝守丧:服丧
 依礼守丧:守制
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庐墓
长辈或平辈亲属等死后,遵照礼俗,在一定期间内带孝:服丧
 服丧期满:服满 满服 满孝 除灵
 服满除去丧服:除丧 除孝 除服 释除 免丧 终服 服阕

☚ 丧俗   居丧 ☛

守制

古代居丧制度。在守制期内谢绝应酬,不得应考、婚嫁,现任官则须离职。各代规定繁简不一。一般父母丧,须守丧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科举制度建立后,对此也有严格要求。如清代童生试,凡童生在守丧期间不许报名应试,如有匿丧不报,一经查出,立即逐出考场。

守制

守制

旧时丧礼制度。守三年丧之制的简称,亦指遵守丧居的制度。清顾炎武《日知录·礼制·奔丧守制》:“三代圣王教化之事,其仅存于今日者,惟服制而已。”凡父母或祖父母死后,嫡长子或承重孙(长房嫡长孙)不得应官、应考、嫁娶,要在家守孝三年,闭门读书谢绝世务。居官者一律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闰月)。

☚ 不度   泣血 ☛
守制

守制

古代丧葬仪礼,指官员遇丧时遵守居丧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其一,要解除职务,谢绝应酬事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 (不计算闰月); 其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是违背礼制的; 其三,禁止饮宴;其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麻之丧 (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丧服)也不准赴考。到了明代,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吏前往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如因军事需要或其它特殊原因,守制没有期满,朝廷亦可强令其出仕,这叫夺情起复,亦称“墨绖从事”。

☚ 墨绖从事   列鼎制度 ☛
000019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