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的孝堂山上。是东汉时的孝子郭巨墓的祠堂。根据早于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的参观祠堂题记和画像石的风格判断,其建于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早期。石祠坐北朝南,面阔4.14米,进深2.5米,高2.64米。单檐悬山式顶,两开间,全部由青石砌成。屋顶两面坡的石板上,刻出木结构式样的脊背、瓦垄、勾头、椽头,连檐等。祠内东、西、北三壁和隔梁石上,以阴线刻、凹面刻等手法,雕刻了大量的画像,计36组。主要内容是和祠主生前活动有关的车骑出行、宴饮、庖厨、百戏、狩猎等。此外还有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及日、月、星辰等。其中北壁下部的“二千石出行图”表明了祠主生前的最高官职。在各种题材的人物旁边,还有榜题:如“孔子见老子”画面旁标出“孔子”二字,胡汉战争场面中,标出“胡王”字样等。画像线条遒劲、洗练,风格质朴生动,堪称汉代画像石中颇具特色的佳品。在祠堂的内外壁上,还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刻字和墨书题记。其中包括刻于西墙外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陇东王的“感孝颂”。由于郭氏墓石祠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记载过它。自宋赵明诚《金石录》以来,更是屡见著录。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国建筑史上重要的实物例证,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   蓬莱水城 ☛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是一座高约30米的土山,坐落于长清县孝里铺,古称巫山。自南北朝以来,此山就因建有一座郭氏墓石祠而闻名天下。
石祠建于东汉初年,据史书记载,为汉代孝子郭巨墓祠,是建在墓前用于祭祀的建筑。石祠坐北朝南,宽3.8米,进深2.08米,墙厚0.20米,整座祠堂全部以青石建成,屋顶设计非常别致,是以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瓦垄、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制成单檐悬山顶。室内前面正中有八角石柱,以它与后墙为支点,上置一三角形石梁,屋顶便覆置在这个三角石梁上。同时,石柱也把祠堂一隔为二。
祠堂的壁、梁、柱、斗等构件上均有雕刻,画像精美,饰文简朴。雕刻的画像当中,内容涉及了神话传说、天文星相、历史故事及当时权贵们的生活场面,包罗万象。雕刻的刀法极为特殊,为汉代雕刻中最为少见的平地线刻法。祠内还保存着古代名人题记多处,其中最早的是129年(东汉永建四年)和167年(永康元年)的两则题记。
孝堂山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墓前地面石屋建筑,它的存在为研究中国建筑史、雕刻和金石史及汉代历史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为保护这一珍贵历史文物,有关部门于1954年重建了石祠,并于1976年进行了扩建。1961年3月,孝堂山郭氏墓石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驼山石窟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为汉代孝子郭巨墓祠。位于孝堂山(又名巫山)山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即此。自宋代赵明诚《金石录》以来,屡有著录,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汉代石祠,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悬山两面坡屋顶。高2.63米,三面墙,青石砌成。石梁上有一处东汉永建四年(129)的观者题记,据此推断建于公元一世纪,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唐宋时代,曾经被加固和维修。石室内东西宽3.8米,南北深2.13米。墙壁、梁、柱、枋、斗、屋顶俱全,是研究汉代建筑的可贵实物。西山墙外壁有北齐武平元年(570)所刻《陇东王感孝颂》。文后又刻有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杨杰题记,祠内三面墙壁及三角石梁上,刻满精美图画,内容极其丰富,场面浩大。既有巡行、朝会、狩猎、战争、献俘、百戏、庖厨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题材,又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奇禽异兽、日月星辰等性质不同、时空不一的画面。作风简练,用笔工整细致,写实性强,具有很高的史学和艺术价值。

☚ 积翠证明龛   五峰山 ☛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石建筑,在长清县孝堂山上,建于东汉时代,祠堂全部石筑,单檐悬山顶,前面正中竖立八角石柱,高86厘米,柱顶与后山墙之间,上置三角石梁,负载屋顶,形成两面坡,同时将祠内分为两间,前檐的东西角各有一根石柱支撑,东西山墙上端压三角形大石,后墙则用长方形石块砌至檐下,支撑屋顶后墙的东南角,屋面刻出脊背、瓦垅、勾头、椽头等,室内东西宽3.8米,南北深2.13米,北半部横列东西向的低矮石台一座,供祭祀用。石祠中已出现的墙壁、柱、梁、枋、斗拱、屋顶等结构,说明我国后来的许多建筑结构与形式在汉代已经形成,该石祠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重要实物例证。

☚ 贡院   吴中 ☛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位于长清县西南25公里孝里镇孝堂山(原名巫山)上,传为汉代孝子郭巨墓祠。据祠内最早的永建四年(公元129年)题记和画像石的风格推断,当建于公元一世纪间。祠用巨型石板修筑,座北朝南。室内东西宽3.80米,深2.08米,分为东西两间,北部横置祭台。前檐下用八角形石柱三根,东、西两面用竖石为墙,山尖作三角形,后墙横向长方形。前后两坡的巨型屋顶由八角形石柱、东、西、北墙和室内的三角过梁承托。顶单檐悬山式,前后出檐仿木构建筑,雕出脊背、瓦垄、勾头、檐椽与连檐等形状。椽头卷刹,东西两山雕出排山,檐角作45°斜出,均制作精细。八角柱、大斗、山墙、瓦当和祭台上还刻有蕨纹、垂帐纹和菱纹等图案。祠内各壁和三角过梁上满雕精美画像。内容有神话传说、天文星象、历史故事和反映统治阶级生活的朝会、迎宾、出行、征战、狩猎、献俘、百戏、庖厨诸场面。雕刻技法以平面阴线刻为主,兼用部分凹面线刻,在汉画像雕刻技法中独树一格。祠西墙外有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陇东王感孝颂”刻石,隶书,是最早提出该祠为汉孝子郭巨墓祠的记载。自宋赵明诚《金石录》以来,累见著录,文物价值甚高,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美术史和汉代社会生活的珍贵实物资料。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苏埠屯一号人殉墓   李佐贤 ☛
000088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