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存款创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存款创造见“多倍存款创造”。 存款创造 存款创造Deposits Creating在金融体系中,对于创造存款货币起主要作用的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在西方国家,传统上称这些银行为商业银行或存款银行。它们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创造存款货币。存款货币的创造是伴随着银行券的发行产生的。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出现的,而存款货币的创造则与银行组织的转账结算存在着本质的联系。现在,作为银行券的现金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而存款货币的创造依然由商业银行来承担。
经过以上过程,最初10万元的存款可使银行发放40万元贷款并吸收包括最初10万元存款在内的50万元存款,通常将最初的10万元存款称为原始存款,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放贷款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如果以D表示经过派生后得到的存款总额,R表示原始存款,re表示法定准备金率,则三者关系如下: D=R(1+(1-re)+……) =R/re银行系统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决定了最终的存款总额,其最大的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又称为乘数。上面的分析表明这个乘数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即: K=D/R=1/re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与扩张过程是对称的,也是倍数紧缩过程。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存款的多倍扩张或紧缩并非单个银行所能完成的,它是整个银行体系活动的结果。 上面关于存款创造的理论分析暗含着两个很严格的假设: 一是一切客户将收入全部存入银行且从不提取现金; 二是银行不保有超额准备金。现实中这两个假设都不成立。首先,客户总是或多或少的从银行提取现金,这部分流出银行体系的现金称之为现金漏损,它与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现金漏损率,又称提现率。显然,现金漏损的出现使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从而降低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其次,银行一般会或多或少的保有一定量的超额准备金。这也明显地降低了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事实上,银行贷款的数量并不完全取决于银行自身,还要看经济中各经济主体的贷款意愿,如经济萧条时,银行意愿提供的贷款往往不能完全贷出,这种情况也使存款创造规模受到削弱。 上面进行的理论分析还忽略了各种存款的不同,而现实中不同种类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是不同的,因此乘数也就并不像上面表示的那么简单。 2.中央银行在存款创造中的作用 在货币供给机制中,中央银行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组成。以增加基础货币为例,中央银行增加的基础货币通过一系列的途径成为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为创造存款货币提供了基础。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量决定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源和流的关系,中央银行尽管不能直接创造存款货币,但通过提供基础货币,决定了存款创造的基础。 其次,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存款创造的派生乘数。通过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很明显地改变存款创造规模。而且,中央银行还可以利用一系列政策工具调节市场利率,从而影响提现率和超额准备金率,最终也会影响存款创造规模。 ☚ 货币供给 比较静态分析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