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怨自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小王终于不再讥评小李,因为长久的怨天尤人,使他由一时的怀才不遇,变为真正的外强中干,作品的水准,已经远远瞠乎小李之后了。……社会上诚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打破的方法是加倍地努力,以求出头,自己有能力创造一个未来公平的社会。如果只是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时运不济,终要成为长期的命运多舛了。(刘墉《点亮一盏心灯·怀才不遇》) 怨天尤人 尤:责怪、归罪。怨恨上天,怪罪别人。指犯了错误或遇到挫折一味地埋怨命运和别人而不寻找自身的原因。语本《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常作谓语、定语。 例 每天看的是我爸爸那张不满一切的面孔,听的是我妈妈怨天尤人的唠叨。(程树榛《生活变奏曲》第二十二章)他不像妈妈那样怨天尤人,老人们总欢喜说世风日下,说了上千年这世界还是进步的。(陆文夫《清高——小巷人物志之二十》) 自怨自艾 艾:割草,比喻改正、治理。本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通常用为自己怨恨、悔恨,并不含改正的意思。语出《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常作谓语、定语和状语。 例 他们根本顾不上推敲龙种那番话在逻辑上的毛病和法律依据,却在下面自怨自艾、互相埋怨起来。(张贤亮《龙种》第五章)在旧社会里,凡是身体上有缺陷的人,常常被人们所轻视,所获得的是讥笑多而同情少,因而有自怨自艾,抱恨终生的!(叶永烈编《中国科学小品选·刘春生〈驼背〉》) 辨 “怨天尤人”中的“尤”不能写作“由”;“自怨自艾”的“艾”不读ài。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自怨自艾 【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故事】:孟子的学生万章对一些历史事件有怀疑,便去问孟子道:“有人说:‘到禹的时候,天下就不传给圣人而传给自己的儿子了,’这话可靠吗?”孟子回答说:“不是这样。禹曾把天下推让给了舜的儿子益,益在位七年,禹死了,益又让位给了禹的儿子启,自己便躲到箕山(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之北去了。当时,人们信任启,都说:“启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呀!”接着,万章又问:“听说汤的贤相伊尹曾帮助汤统一了天下,是这样的吗?”孟子说:“是这样的。伊尹帮助汤统一天下后,汤的孙子太甲继承王位。他破坏了法度,伊尹便把他流放到相邑(今河南省)。三年之后,太甲悔过自新,自己怨恨所犯的错误,并决心自己改正。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来做天子。” 【意思】: 怨恨自己所犯的错误, 并愿自己改正。怨: 怨恨。艾: 割草。比喻割断既往改过自新。或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古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过迁渐渐自怨自艾, 懊悔不迭。” 鲁迅《集外集·“音乐”》:“但倘有不知道自怨自艾的人, 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 我可要拚命反对, 尽力呼冤的。”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自怨自艾 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① 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加以改正。鲁迅《集外集·“音乐”》:“但倘有不知道~的人,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我可要拚命反对,尽力呼冤的。”② 后多仅指自己悔恨。马烽《刘胡兰传·枉费心机的奶奶》:“‘我这可真是好心做了喂猫食啦!’奶奶~地说。” 〔出处〕《孟子·万章上》:“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近义〕自悲自叹 自嗟自叹 〔反义〕怨天尤人 〔辨析〕艾,不能读ài。“自怨自艾”偏重在悔恨自己做错了事,决心加以改正;“自悲自叹”“自嗟自叹”虽有悔恨自己做错了事的意思,但并无改正之意。 〔连用〕顾影自怜
自怨自艾怨: 怨恨,悔恨。艾: 通“刈”(yì),割,治理,比喻改正错误。原谓自己怨恨自己,并加以改正。现仅指悔恨。语出《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传说中的尧、舜、禹,一直被后人认为是“明主”“圣君”,他们主动传贤让位的开明行为,一直被传为美谈。但他们的具体情况却是后人所不得详知的,故引起了后人不断探讨的浓厚兴趣。 战国时孟子的学生万章,曾以怀疑的态度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老师回答之后,万章又问:“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答道:“不是这样的。天要传授给贤圣的人,就传授给贤圣的人;天要传授给君主的儿子,就传授给君主的儿子。过去,舜把禹推荐给天,过了17年,舜死了,服丧3年之后,禹为了让舜的儿子继位,自己躲避到阳城去。但是,天下之民都愿跟从禹,就像尧死了之后,天下之民不愿跟随尧的儿子而愿跟从舜一样。禹把益推荐给天,7年之后,禹死了,服完3年丧,益为了让禹的儿子继位,自己也躲避到箕山之北。当时朝见天子以及打官司的人,都不去益那里,而是去找禹的儿子启,并说道:‘这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孟子还说道:“启是个贤明的人,他能继承其父禹的好传统。益虽协助过禹,但时间不长,对人民施恩泽的时间也短。舜、禹、益之间相距时间的长和短,及其儿子的好和坏都是天意,非人力所为。没有人叫他们这样做,而他们这样做了,这就是天意;没有人叫他们来,而他们却来了,这就是命运。匹夫而得天下者,其德性一定要像舜、禹一样,而且要有天子的推荐。所以,像孔子这样的圣人,没有天子推荐,是得不到天下的。而那世世代代相传而得天下者,天子若要废弃,必定是像夏桀、商纣之流。所以虽是圣人的益、伊尹、周公,因不处桀、纣之时,也是得不到天下的。伊尹协助商汤统一天下,商汤死了,其孙子太甲继承王位后破坏商汤的典章制度,伊尹便将他放逐到桐地。经过3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在桐地取仁求义。又过了3年,太甲确确实实认错了并吸取了伊尹对自己的教训,便重新回到国都亳继续做天子。”最后孟子说道:“周公不能得到天下,犹如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孔子说:‘唐尧、虞舜自动传位于贤,夏、商、周三朝代代相传于子,其道理是一样的。’” 后人将“自怨自艾”作成语用,比喻自我悔恨,不再含有自己改正过错之意。 自怨自艾zìyuàn-zìyì怨: 怨恨,悔恨。艾: 通“刈”(yì),割,治理,比喻改正错误。原谓自己怨恨自己,并加以改正。现仅指悔恨。语出《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成〉悔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文汇报》1991年4月24日第7版:“一股自怨自艾的情绪,不禁冒了上来。”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动词性,联合结构。本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现多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多用于贬义。 自怨自艾(同)自嗟自叹 乐天知命[乐天安命、知命乐天];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乐天知命lè tiān zhī mìng安于自己的处境,没有任何忧虑;也指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故不忧|我们应当锐意进取,不可一味~|到了这种地步,我也只好~了。也说〖乐天安命〗、〖知命乐天〗。 ●怨天尤人yuàn tiān yóu rén抱怨天,抱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赍志长恨|整日里只是~,哀叹自己时乖命蹇|一味~是没用的。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本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现在情势危急,不是~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思弥补,一味~有什么用 |这也不能全怪你,你也不必总是~了。 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而自己改正。后只表示自己悔恨的意思。艾(yì):治理,改正。 ☚ 知过必改 擦油泥 ☛ 悔恨 悔恨悔(悔吝;悔痛;悔憾;怨悔;恼悔;恚悔;憾悔;恨悔) 懊(懊恨) 怨艾 另见:怨恨 憎恨 含恨 悔改 觉悟 ☚ 悔恨 后悔 ☛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❶be contrite and reform oneself;regret one's past mistakes and try to do better in the future:repent and redress one's errors;self-reproachful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艾:割草,比喻改正。原指自己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只表示自己悔恨,但不改正。be full of remorse, repent, be contrite and reform oneself, bemoan one’s fate, self-reproach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解义】艾:割草,比喻改正。原指悔恨自己所犯错误并自己改正。现在表示悔恨自己做错了事。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原指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今指自己悔恨自己的错误。“艾”,割草,比喻改正。《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怨:悔恨。艾:治理;改正。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后仅指悔恨。《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释义】形容做错事,自我痛悔怨恨。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 悔恨自己的错误自怨自艾格式 会意式。 怨天尤人;自怨自艾yuàn tiān yóu rén;zì yuàn zì yì小王终于不再讥评小李,因为长久的怨天尤人,使他由一时的怀才不遇,变为真正的外强中干,作品的水准,已经远远瞠乎小李之后了。……社会上诚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打破的方法是加倍地努力,以求出头,自己有能力创造一个未来公平的社会。如果只是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时运不济,终要成为长期的命运多舛了。(刘墉《点亮一盏心灯·怀才不遇》) 自鸣得意zì míng dé yì踌躇满志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怨:悔恨。艾:治理,改正。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现多指悔恨。 自怨自艾zìyuàn-zìyì《孟子·万章上》:“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怨:责怪。艾:通“”,治理。原指自己后悔、自责过去所犯的错误,欲加以改正。后多仅指自悔自责。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❶ 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艾: 割草,比喻改正;不读ài。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解义】 艾:割草,比喻改正。原指悔恨自己所犯错误并自己改正。现在表示悔恨自己做错了事。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怨: 怨恨。艾: 割草,比喻改正。原是说犯了错误自己怨恨,并且加以改正。《孟子·万章上》:“三年,太甲悔过,~,于桐(地名)处仁迁义(改行仁义)。”后来只指自我怨恨。张爱玲《十八春》:“他这样~,其实还是因为心疼钱的缘故。” 自怨自艾zi yuan zi yi怨:怨恨,悔恨。艾:通“刈”,割草,比喻改正。原指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后单指悔恨自己出错。 自怨自艾 顾影自怜zì yuàn zì yì;gù yǐng zì lián形容自己十分悔恨,深感孤独失意的样子。高洪波《对联与对象》:“问题是西施只有一个,而且早就随陶朱公隐入历史的长河中了,想找‘西施’而不可得,便只好~。” 自怨自艾zìyuàn-zìyì怨:怨恨,悔恨。艾:同“乂”,治,治理,改正。自己悔恨,自己改正。原指悔恨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改正。今多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艾:改正。后只表示自己悔恨自己的过错。 自怨自艾zìyuàn-zìyì〔并列〕 艾,割草,比喻治理,改正。悔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自悔自恨。语出《孟子·万章上》:“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毫。”张洁《沉重的翅膀》:“于是她便悻悻然地从电视机前走开,~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生闷气。”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怨:怨恨。艾:割草,喻改正错误。原谓怨恨自己的过错,并加以改正。现多指悔恨所犯的错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