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孔子的消费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孔子的消费观 孔子的消费观中国先秦儒学大师孔子的消费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中国古典儒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孔子消费思想是中国古典消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关于国家消费管理思想;二是关于个人对追求富贵应采取的态度。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利养民,先富后教。孔子在国家如何对待物质与精神,消费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上,明确地主张先物质后精神,先满足和保证生活消费,而后教育。(2)民富决定君富。孔子在民与国君,社会与国家消费关系上主张民贵君轻,民富决定国富、重于国富。强调应先富下而后富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 崇尚节俭,反对奢侈。孔子认为,节俭虽显得贫寒,但可养成谦虚朴实的美德。奢侈豪华虽显得富有,但却容易滋长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的恶习。因此,相比之下,宁要节俭,不要奢侈。“子曰: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 《论语·述而》)。(4) 贵义贱利,以义求利。孔子在个人如何对待仁义与富贵,道德修养与追求享受的问题上,是重义求利,以义求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 ☚ 老子的消费观 俭不违礼,用不伤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