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孔三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孔三传

孔三传

宋代诸宫调艺人。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在汴京瓦舍中献艺。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载:孔曾采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成诸宫调唱本;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亦云: “熙丰、元祐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为中国戏曲史和曲艺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又山西上党梆子旧称上党宫调,据说即因孔三传首创诸宫调而定名。

☚ 孟元老   张五牛 ☛
孔三传

孔三传

宋代诸宫调艺人。泽州(州治今山西晋城)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崇宁、大观(1102—1110)以来,曾在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演唱诸宫调。闻名于当时,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曾称“诸宫调,本京师孔三传编撰,传奇、灵怪,入曲说唱”。宋王灼《碧鸡漫志》也说北宋熙宁、元丰、元祐(1068—1093)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所以一般都认为孔三传是诸宫调这一新的说唱艺术形式的首创者。其作品均未传世。

☚ 丁仙现   丁都赛 ☛

孔三传

 北宋时期有创造成就的名艺人。山西泽州(故治在今山西晋城)人。大略生活在北宋神宗到徽宗时期。以艺名著称于世,本名湮汩不闻。“三传”的意思是“多知古事,善书算、阴阳”(《刘知远诸宫调》)。由此可见,其博学多才,并且很自负。他首创了诸宫调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他的诸宫调作品很受当时士大夫们欣赏,以至他们“皆能诵之”(《碧鸡漫志》)。由此也说明,诸宫调是也可适宜于较高层次的艺术。他不仅是有创造性的作家,同时也是技艺高超的实践表演家,他曾亲自在宋都汴京演唱诸宫调,名噪于当时。诸宫调是将唐、宋以来的大曲、缠令、缠达以及当时民间流行的乐曲等,按其不同声律分别归入不同的宫调,然后把他们组合起来说唱故事。由于它集合了不同宫调的曲子交替歌唱,所以称诸宫调。诸宫调的体制比较宏大,曲调也比较丰富,可以说唱篇幅比较长的故事,表现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这一艺术形式对中国后世戏曲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孔三传在我国戏曲、曲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全都亡佚。
孔三传

孔三传

北宋说唱艺人。泽州 (今山西晋城)人。孔三传是他的艺名,其本名不传。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神宗时,孔三传在京城东京(今开封)瓦舍(宋元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之地)中献艺,以善唱诸宫调闻名于世。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其“首创诸宫调”,后人都认为他是诸宫调这一宋代主要说唱艺术的首创者。他曾把传奇灵怪故事编成诸宫调唱本,但已失传。他首创的诸宫调经过金、元发展得体制宏大、曲调丰富,对元杂剧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孔三传是中国曲艺史和戏曲史上有地位的艺术家。

☚ 文叙   张五牛 ☛
孔三传

孔三传

北宋诸宫调艺人。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因在汴京(今开封)瓦子勾栏中卖艺时首创诸宫调而著名。《都城记胜》中记载: “《诸宫调》本京师孔三传编撰传奇、灵怪、入曲说唱”。又据南宋《碧鸡漫志》载:“熙宁、元丰、元祐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然而,仅据文字记载中偶然提到的 《耍秀才诸宫调》有人认为可能是孔三传的作品,其他并无作品留存下来。但从诸宫调在宋代的盛行,成为宋代最主要的说唱形式,以及从现存金元时期的《西厢记诸宫调》所具有的大型曲牌连缀(联套)体制来看,孔三传的首创对于中国说唱艺术的发展乃至戏曲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 文溆   董解元 ☛

孔三传Kong Sanchuan

Medley artist of the Song Dynasty

孔三传

北宋说唱艺人。泽州(今山西晋城) 人。在汴京瓦市中献艺,首创诸宫调。曾采用传奇鬼怪故事编成诸宫调唱本,未传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