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孑遗植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孑遗植物relic plants

由于地质演化或气候剧变,至使原来广泛分布的现仅残存在局部地区的古老植物。研究孑遗植物,对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和第四纪冰川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孑遗种的确定,需根据化石资料,结合分布区的时、空变化以及在分类系统的位置,也可采用植物系统学地理学相结合的间接方法。孑遗植物可分二类:❶分类学孑遗植物。又称“活化石”,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中生代白垩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冰川运动以后,这类植物在全球几乎绝迹;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在湖北、四川交界的磨刀溪发现400龄以上的巨树,后又在利川县发现残存水杉林,湖南龙山县也有数百龄水杉大树,多数生长在海拔800~1500m海拔的局部地区。
❷地理学孑遗植物。这类植物由于分布区的历史和环境因素变化等,又可细分为气候性、地形的或土壤性的孑遗种。如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是第三纪在热带植物区系温暖气候的孑遗种,现在分布于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属湿润型季风气候带,即为气候性孑遗种之一。

孑遗植物relict flora

昔日广泛分布的古老植物种,由于地质或气候条件的变化,现今成为仅星散地留存于局部小范围内的植物。如中国的银杏、水杉和松叶兰都是孑遗植物。确定一个种是否为孑遗植物,首先要借助化石资料,同时还要结合分布区类型、分类地位等一同分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