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调节与集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调节与集合accommodation and convergence

指眼的折光系统随着物体的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使物象仍位于视网膜上,这种变化称为眼的调节。当目标逐渐向眼前移动时,在进行调节的同时,瞳孔也缩小,两眼球会聚,称为眼的集合。调节力越强,集合力越大。调节、集合及瞳孔相应收缩,三者有密切的协同作用。

调节与集合

调节与集合

正视眼注视近距物体时,晶体形状发生改变,使眼的总屈折力增加,将物象仍结于视网膜上,而获得清晰视力,这种作用称为调节。与此同时,为了对近距物体保持双眼单视,两眼内转,谓之集合或称为辐辏。一般情况下,调节与集合是协调一致的。
正视眼注视无限远物体时 (5米以外可视为无限远),物点射来之平行光束,经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之物象。但当注视5米以内的物体时,则由于物点发出的光束是发散性的,成焦于视网膜后,投射于视网膜上的是一朦胧圆,故物象不清,必须通过调节,增加眼的屈光力,才能使焦点前移而使物象清晰。
调节时,主要是晶体形态改变而使屈光力增加。其厚度由3.6mm增至4mm,周边部变扁平而中央部前凸,前后囊的曲率半径均缩短,使晶体的屈光力提高。晶体的变形系由睫状体收缩、睫状突向晶体赤道部移近、悬韧带松弛、而依靠晶体本身的弹性、囊膜的张力来完成。幼年时调节力强,中、老年时由于晶体密度增高、弹性减弱,调节力则渐渐减弱甚至消失。滴用副交感神经阻断剂后,睫状肌麻痹,调节也就消失。
调节完全松弛的眼称为静态眼,此时能看清物体的距离最远,此点称为该眼的远点。正视眼的远点为无限远,近视眼的远点在5米以内,而远视眼的远点实际不存在。一眼的调节最强时,能看清的最近距离物体称为该眼的近点。静态眼的屈光力与最大调节时屈光力之差,称为调节幅度。远点距离与近点距离之差,称为调节范围。在远点与近点之间,眼能通过不同程度的调节而得到清晰视力,称为调节领域。健康人两眼调节系同时进行,而且程度相等,两眼调节差别很少有超过0.12D者。
集合的单位称为米角,即为注视1米距离目标时所需的集合角度。显然,调节与集合间有协调关系:物距1米,注视时需1D调节,需1米角集合;物距减半,二者均加倍;物距加倍,二者均减半。但当不注视近物时,如果视轴集合,亦引起调节,谓之集合性调节;反之,当单眼看近而调节时,另眼虽被遮盖而不见目标,亦发生集合,谓之调节性集合。调节与集合虽密切相关,但二者又能单独作用。例如正视眼于看近时戴上凹或凸透镜以增减所需调节,或戴上基底向外或向内棱镜以增减所需集合,则在一定限度内仍能保持清晰视力和双眼单视。又如远视者看近时所用调节多于集合,而近视者则相反。脱离集合而作用的调节,称为相对调节,脱离调节而作用的集合,称为相对集合,如两者脱节超过一定限度时,则平衡破坏而产生症状。双眼注视近物时所用调节,较之单眼注视时为多,平均多0.5D,多余的调节来自集合刺激,此为二者相互影响的又一证明。
屈光不正对调节有直接影响。近视眼看近时较正视眼所用调节为少; 而远视眼在看远时即需用调节以纠正其远视,在看近时较正视眼所用调节为多,高度远视及高度近视,如不戴用矫正眼镜,均易发生视疲劳,前者由于过强且持久的调节,后者则由于集合与调节脱节、及调节范围过小所造成。
调节与集合正常时同时发生,但有时调节引起的集合量,尚不能将两眼平行视线集合到正中点;而有时又有过度。计算调节性集合量对斜视分型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一般用对单位调节量的调节性集合量(即AC/A)来表示。AC为调节性集合量,以△作单位,A为调节力,以D为单位。

☚ 眼的屈光系统   老视 ☛
000124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