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範1702—1771
字南青,或字已铜,号姜坞,又号石农。桐城(今属安徽)人。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进士,选庶吉士。乾隆九年,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次年,授翰林编修,充三礼馆纂修官。后告归,卒于里。範为学务求博览,不名一家。喜校书,所藏旧籍悉加丹黄点勘,至老不辍。遇有讹误衍误,或与他本异同,随手订正,记于简端,多发前人所未发。卒后六十年,其曾孙姚莹始自群籍中录出其批注点校之语,为《援鹑堂笔记》五十卷。自经、史、子、集以至说部、佛经,皆摘录异文佚义,多有辨正,可见其学养之深。其诗注重词藻的色彩,又运之以拗折瘦硬的句法,形成其独特风格。如其《山行》“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窃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题袁朴村丈〈春郊揽胜图〉》“九门风雪夜㽎㽎,拥袖人如抱茧蚕。 一笑披图竟归去,梅华开日到江南”,从字面上看似温、李,从格调上看近江西。著有《援鹑堂文集》五卷、《诗集》七卷。《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国朝耆献类徵》卷一二六补录中亦有传。吴德旋为撰墓表,包世臣为撰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