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君子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君子事件 又称“七人之狱”。 1936年,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会在上海成立。救国会领导组织了上海、南京、香港、两广、西安等地和海外华侨的救亡运动,并在上海发起援绥抗日运动和上海日纱工人罢工后援委员会,遭致国民政府的仇视。11月23日深夜,国民政府竟以“危害民国”罪,在上海逮捕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七位全国各界救国会领袖。 史称“七君子事件”。随后移解苏州江苏省高等法院看守所,并于1937年4月初提起“公诉”。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抗议,开展营救运动,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罗曼·罗兰、爱因斯坦、杜威、罗素等都致电国民政府要求恢复七君子自由。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宣布抗日,7月31日沈等七人被释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