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荷波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荷波1882—1927山西太原人 王荷波
王荷波
王荷波1882——1927原名灼華,化名滿玉綱、彼得洛夫、汪一喜,原籍山西太原,1882年 (清光緒八年) 生於福建福州。幼年讀私塾。後赴閩江邊參加揀石勞動。1901年至海軍當水手。一年後又去東北工廠做工。先後在大連青泥窪學機械,旅順槍炮局當機匠。1916年夏,至津浦鐵路浦鎮機廠當鉗工。1921年3月,浦鎮機廠工會成立,先後被選為副會長、會長。192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1月,代表津浦鐵路總工會籌備組去鄭州參加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 同年赴廣州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共中央執行委員; 7月以特派員身份參加中共地方兼區執委會領導工作; 9月任中共地方兼區執委會委員長; 同年中共中央遷上海後,任中央委員,並兼任中央工委書記。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後,參加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作,並任調查幹事及辦事員; 5月出席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並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赤色職工國際大會。1925年1月,去上海參加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2月在鄭州主持召開全國鐵路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委員長; 5月參加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並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 6月赴鄭州,作為中共中央特派員參加中共豫陝區委領導工作。1926年5月,出席在廣州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 8月任全國鐵路工人運動中央特派員。1927年3月,參加上海工人舉行的第三次武裝起義; 4月赴武漢參加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 6月出席漢口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委; 8月7日,參加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八七會議後,與蔡和森等五人組成中共中央北方局,任書記; 10月8日在北京法政大學第 一院被捕; 11月11日遭殺害。年45歲。 王荷波 山西太原人。原名灼华。早年在津浦铁路浦镇机厂做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投身工人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浦口铁路工会与工人俱乐部。次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后至上海,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委员会委员长。不久任中央局委员兼中央工委书记。1924年去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5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四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及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翌年任全国铁路工人运动中央特派员,常驻“铁总”。1927年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同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同年10月18日在北京被张作霖逮捕,坚贞不屈,11月11日英勇牺牲。 王荷波1882—1927原名灼华,化名汪一喜。福建福州人。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会后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到上海,兼任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9月中共中央迁上海后任中央局委员兼中央工委书记。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任职北伐时期参加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第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均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中共“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五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7年“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任命为北方局书记。9月到天津,10月组织了玉田暴动。10月18日因叛徒出卖在北京政法大学一院被捕,不久,被杀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