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契丹文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契丹文字

辽代契丹族创制的文字。有大字、小字两种。辽太祖神册五年(920),创契丹大字。其后,太祖弟耶律迭剌为更适合契丹语单词多音节和用粘着词尾表示语法关系的语言特点,又创拼音式契丹小字。两种文字的字形结构均仿汉字。辽代和西辽及金朝前半期两种文字均通用。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诏罢契丹字。元末明初,逐渐成为无人可认的死文字。辽代,契丹文著述甚多,并译汉籍多种,今俱失传。现存资料主要是本世纪出土或发现的金石等文物。有两种类型,均竖行写,自右向左移行。一种以辽太祖陵纪功碑残石和《萧孝忠墓志》为代表,每个字都逐个分开写,笔划较简。另一种以辽庆陵出土《道宗哀册》和《宣懿皇后哀册》等帝后哀册为代表,是拼音字。每个字都是一个单词,分别由1至7个不等的原字拼成,两个原字以上的合成字的原字排列顺序一般为先左后右,二二下推,倘原字数为单数,则末一原字居下边中间。原字都是音节,但有时呈音素状态。拼音时有重合元音现象。一般学者认为,前者为契丹大字,后者为契丹小字。对大字的解读进展不大。对小字的解读近年获较大进展。主要著述有《契丹小字研究》。

契丹文字

遼代契丹人所製文字。有大字 (意字) 與小字 (音字)兩種。大字製成於神册五年(920),奉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勅而作。後另製新字,稱 “契丹小字”。兩種字均以漢字為基礎,增省筆劃,變形而成。金初沿襲使用,章宗 (完顔璟)明昌二年(1191)下令停用,爾後漸廢。今人知其字形約三百個,有楷、行、草三體。近年在遼寧錦西縣西部孤山出土之契丹文墓志及舊時於遼陵出土之契丹文道宗皇帝、宣懿皇后 〈哀册文〉,代表兩種字體。而以存於西安碑林之〈郎君行記〉 最為著名。


契丹文字·銅鏡拓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