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榆社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榆社县志山西地方志。清王家坊修,葛士达纂。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家坊字少崖,浙江分水(今桐庐西北)人。道光拔贡。历官知县、知州。士达字子才,上海人。附生。历官知县、知州。著有《戎帷琐志》等。榆社,隋置县。清属山西辽州。首志修于康熙,再修于乾隆。是为三修,为通志备采,经王、葛接踵纂修,光绪七年(1881)成书。约二十六万字。卷首有地图五幅。志分域地、田赋、学校、邑官、选举、人物、典礼、营建、艺文、拾遗十门。下分沿革、疆域、山川、古迹、物产、户口、风俗、碑记、灾祥等八十五目。为榆社内容较丰富的志书。保存康熙、乾隆两志的主要史事。山川目主记境内二十余山和三条河。详载漳河水灾和历次治漳事迹。 古迹目记有箕城、孙膑坡、庞涓墓、赵王府等十八处。门目后有论。其中有葛士达《治漳说》、 《浚治城外漳河记》为重要水利文献。有光绪七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榆社县志❶十卷。清佟国弘修,王凤翔纂。佟国弘字任士,正蓝旗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十年(1671)任辽州知州。十三年 (1674) 任榆社知县。王凤翔,辽州人,拔贡,官黄陂知县。榆社为春秋时晋箕邑,汉为涅氏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榆社,五代以后属辽州。按榆社志明代未曾纂修。康熙十三年,佟国弘掌榆社县,因奉檄修志,乃聘王凤翔主纂,历数月而志成。《榆社县志》康熙十三年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星野,疆域,山川,古迹,城池,村峪,四镇,集市,物产,庙祠,陵墓; 卷二建置志: 沿革,学校,治署,公署,驿舍,坊表,仓储,防兵,桥梁,寺观;卷三赋役志:土地,户口,起运,存留,里社附盐法;卷四风俗志: 四民,四礼,月令;卷五官师志; 知县,例贡,武科,吏掾,封荫;卷七人物志:古贤,今贤,孝子,节妇,烈女,义士,义民,义夫; 卷八祀典志:庙祀,祠祀,坛祀;卷九艺文志:敕,记,碑,墓志,列传,疏,诗,赞,歌;卷十纪杂志:流寓,仙释,祥异。此编为创修本,体裁依仿通志,分门设类,一目了然。其食货志中,详细记载了匠价,始自明朝,各匠轮班赴京上工,凡有愿出价银者,可免其赴京应役。这对经济史的研究,有一定价值。然因草创,书中缺略舛误较多,如辨山水却考脉沿;论人物却不分县境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