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蹻、阳蹻,统称为奇经八脉,虽然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不直接根属于十二脏腑,但对于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脉循行的相互联系与生理功能上的相互配合与调节方面。
首先,奇经八脉的循行与十二经脉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督脉能联系手足三阳经,故阳经经气都交会于督脉之大椎穴; 任脉同三阴经脉贯通,故足三阴经气都交会于任脉之关元、中极穴; 冲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从而密切了足阳明与足少阴的联系。并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且上循脊里又与任、督两脉相联系,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横绕腰腹,联系着纵行通过躯干的各条经脉,其穴输会于足少阳胆经; 阳维脉交会于手、足三阳经脉; 阴维脉交会于足三阴和手厥阴经脉;阳蹻脉交会于足三阳经脉和手阳明、手太阳经脉; 阴蹻脉则交会于足少阴和足太阳经脉。因此,奇经八脉不仅是通过其分支与各相应正经联系,而且除督、任二脉有本经的直属俞穴外,其它如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等六脉的俞穴,都列于正经,存在着输穴的交会联系。并且从交会的方式来说,阴维、阳维主要对阴、阳经脉起着网络维系的作用;阴蹻、阳蹻则左右交叉,阴阳互结。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的联络交会,从而密切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并起着不同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奇经八脉在生理上对于十二正经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分类组合作用
十二经脉或属阴,或属阳,各有特点,奇经八脉则根据其特点进行一定的分类组合。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起着一表一里的“维络”作用;阴蹻脉和阳蹻脉则以阴阳相交为特点,阳入于阴,阴出之阳,均交会于目锐眦,特别是由于男女属阳属阴之不同,而异其性。男属阳,以阳蹻为经,阴蹻为络;女属阴,则以阴蹻为经,阳蹻为络。带脉能“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冲脉则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这样,就从上下左右,阴阳交互,加强了经络的纵横联系。总管主导作用 是指奇经八脉通过对十二经脉的分类组合所起的统率和主导作用。如督脉行于背,“总督诸阳”,而为人体诸阳经脉之总汇,能督率全身阳气,统摄真元,同时和肾、脑有密切关系,并对足厥阴肝经有一定影响。任脉行于胸腹,具有妊养和总管阴经气血的功能。《妇人良方》说:“任主胞胎”,即是说胞胎有赖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冲脉起于胞中,上至头,下至足,后至背,前至腹,内至溪谷,外至肌肉,阴阳表里,无所不涉,凡十二经之气血皆受之,以营养周身,故称“血海”,同时又对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又称之为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之海。带脉从躯干部位约束诸经,调节气血,使其通畅无阻,而具有统带之义。阴蹻脉和阳蹻脉,“分主左右之阴阳”,即是说人体两侧的阴阳经脉都要受同侧之阴阳蹻脉所管理与统率,从而发挥其协调作用。阴维脉与阳维脉,有分别“维系”周身阴经和阳经的功能,已如上述。渗蓄调节作用 所谓渗蓄,是指对气血的渗灌和存蓄作用。奇经八脉的渗蓄调节,主要表现为当十二经脉和脏腑气血旺盛时,则奇经能将其藏蓄起来,而当生理功能活动需要时,则奇经便能予以渗灌,以供其所需,这样一存一渗的调节,从而保证了人体气血的正常循行。古代医家把这种调节作用,比喻为江河与湖泊的关系,以十二经脉喻为江河,以奇经八脉喻为湖泊,是有一定道理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当人体肾气充盛之后,则“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灵枢·逆顺肥瘦》亦谓冲脉上行能“渗诸阳”、“灌诸精”,下行则能“渗三阴”及“诸络”。阴维脉及阳维脉亦能“灌溉诸经”(《难经·二十八难》)等等,皆是对奇经渗灌和涵蓄作用的描述。

☚ 奇经八脉循行图   十二经别 ☛
000094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