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懿德太子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懿德太子墓

乾陵陪葬墓。位于乾县东南隅的韩家堡北。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发掘。墓全长100.8米,由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前甬道、后甬道、前墓室、后墓室等8部分组成。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其中有欧体、阴刻、玉质填金表册残片,以及陶俑、三彩俑、陶器、金铜铁器等。壁画40幅,面积约400平方米。最具代表性的有《仪仗图》、《架鹰图》、《鹰犬畋猎图》、《列戟图》、《侍女图》等。已对外开放,供中外游人参观。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

位于陕西乾县城西北韩家堡。懿德太子名重照,因避武则天讳,改名重润。为李显长子,韦皇后生。曾被立为皇太孙,后因太子李显被废而被废。又因议论宠臣张易之等人而被处死。神龙元年(705),李显复位,追赠为懿德太子,迁灵柩陪葬乾陵,号墓为陵。封土呈覆斗形,底部每面边长48、高17.92米。墓前存有华表一对,石人二对,石狮一对,土阙一对。墓已发掘,内部由南向北长百余米,有墓道、过洞、天井、小龛、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石椁置后室西部。出土文物千余件,有玉质哀册11片,完整的大型壁画40余幅,多处显示其墓为陵的规格。

☚ 新城公主墓   章怀太子墓 ☛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

位于陕西乾县城西北韩家堡。懿德太子名重照,因避武则天讳,改名重润。为李显长子,韦皇后生。曾被立为皇太孙,后因太子李显被废而被废。又因议论宠臣张易之等人而被处死。神龙元年(705),李显复位,追赠为懿德太子,迁灵柩陪葬乾陵,号墓为陵。封土呈覆斗形,底部每面边长48、高17.92米。墓前存有华表一对,石人二对,石狮一对,土阙一对。墓已发掘,内部由南向北长百余米,有墓道、过洞、天井、小龛、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石椁置后室西部。出土文物千余件,有玉质哀册11片,完整的大型壁画40余幅,多处显示其墓为陵的规格。

☚ 新城公主墓   章怀太子墓 ☛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

为唐中宗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之墓。位于陕西乾县乾陵的东南隅,是乾陵陪葬墓之一。太子卒年仅十九岁,死后中宗将其从洛阳迁来陪葬乾陵。墓的地面是封土坟头,方形。南面有土阙、石狮、石人和墓表 (已残)。墓道为斜坡式,有六个券顶土过洞,七个天井,八个土洞龛。墓内为前后二室砖结构,穹窿顶。庑殿式石椁上刻有脊瓦、滴水、勾头,线刻精细。砖砌甬道顶部绘有宝相花平棊图案和云鹤图。前后墓室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墓室穹窿顶上绘有天象图。前部壁画上有唐代木构建筑的真实形象柱、梁、枋、斗栱等,都表现得准确细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 南京萧景墓石兽石柱   章怀太子墓壁画 ☛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

位于韩家堡。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高宗孙子,唐中宗的长子,公元701年因牵涉永泰公主夫妻一案被武则天处死,时年19岁。武则天死后,中宗把他从洛阳迁葬乾陵。1971年发掘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壁画40余幅。《宫女图》南北对称,各绘宫女七人,色彩绚丽,姿态各异,为唐墓壁画中的精品。地面存有封土堆和围墙,墓道全长100.8米,有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规模宏大。壁画中的“仪仗队”,永泰公主墓绘12戟,章怀太子墓为14戟,而懿德太子墓为48戟,足见其身份显贵。

☚ 章怀太子墓   5. 三原县 ☛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yidetɑizi mu

唐代。位于乾县城关镇韩家堡村。乾陵陪葬墓。封土呈覆斗形,底边长56.7米,宽55米,高17.9米。周设墓园,南面正中辟门,门外筑双阙。阙南设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华表1对、翁仲2对、石狮1对。1971年发掘,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全长108米,由墓道、六过洞、七天井、八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墓道两壁绘以三出阙(天子级别)和城墙为背景的太子仪仗。过洞内绘驯豹、架鹰、鹞图像和男女侍从。天井内绘戟架和步辇。甬道绘持物仕女。后室顶部绘天象,西侧置石椁1具,上饰线刻凤冠命妇。墓早年被盗。甬道中残留大理石哀册11片,楷书阴刻,填金,是现存哀册实物中较早的一例。墓内出土随葬品1700余件,以俑类居多(共1065件),包括陶俑、三彩俑、木俑,以及三彩器、鎏金铜马饰和铁马镫等。懿德太子李重润(682~701),原名重照,中宗李显长子,韦皇后所生。曾立为皇太孙,与妹永泰公主同被武则天杖杀。神龙二年(706)由洛阳迁葬乾陵,追赠懿德太子。

☚ 夔纹镜   懿德太子墓前石刻 ☛

懿德太子墓

唐中宗长子李重润之墓。唐乾陵陪葬墓之一。位于乾陵东南隅,今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的韩家堡。李重润于大足元年(701年)与其妹永泰公主等被武则天杖杀。唐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年)将其墓由洛阳迁至乾陵陪葬,史载“号墓为陵”。
陵园南北256.5米,东西214米,四周有墙。地面封土堆呈覆斗形,南北56.7米,东西55米,高17.92米。南面有土阙1对,阙南面有石狮1对、石人2对(1对仅留残底座)、石华表1对。地下结构全长100.80米,由墓道、7个天井、6个过洞、8个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甬道和墓室为砖砌。后室两侧置石椁1具,上有凤冠命妇等线雕。从墓道至墓室均绘有壁画,墓道东西两壁入口处为步行仪仗,由南往北绘制青龙、白虎和以山为背景的城墙、阙楼,之后是出行仪仗,有骑马旗队、武士、侍从及3辆马车。过洞内绘有驯豹、架鹰、架鹞图像和内侍、侍女。天井内绘戟架和辇。甬道至墓室绘执物侍女,有手捧包裹、琵琶、杯子、瓶、烛台、拂尘、果盘、箜篌、琴等,反映宫廷日常生活。后室顶部绘天象,有象征日、月的金乌、蟾蜍、银河、星宿。该墓早年被盗,残存大理石哀册和1000多件随葬品。哀册已残,发现于甬道中,共8片,阴刻,楷书,填金,是现存哀册实物中较早的一例。随葬品出于过洞两侧的小龛中,主要是仪仗俑群,包括陶俑、三彩俑和木俑。排列特点是以贴金铠甲男骑马俑为前导,以三彩釉陶男骑马俑为后卫,中间是骑马乐俑,四周还列置男立俑。另外还有三彩生活用具、陶模型明器和金、铜、铁饰件等。参见“唐代陵墓”。

懿德太子墓

唐中宗长子李重润墓。唐高宗时李重润曾被立为皇太孙,后被废,大足元年(701)被武则天杖杀。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即位后追赠为皇太子,谥曰懿德,并陪葬乾陵。此墓于1971年由陕西省文管会发掘。墓中出土各类文物一千余件。墓壁绘有极为精美的壁画,为研究唐代宫廷生活、制度以及建筑等提供了重要资料。=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