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jù害怕,恐懼。杜篤《論都賦》:“意圣朝之西都,懼關門之所拒也。” 懼“惧”的繁体字。 上一条: 惧 下一条: 欋
懼“惧”的繁体字。 上一条: 惧 下一条: 瞿 惧懼{}四5730见「惧惮」   懼惧(1次) 恐惧。免众患而不~兮《远》 另见〔畏懼〕 懼ju91D6 “惧”的繁体。 懼jùJ248 “惧”的繁体。 〖懼〗 粵 geoi6〔具〕普 jù 恐懼,恐怕,擔心。許慎《說文解字》:「〜,恐也。」《論語.子罕》:「勇者不〜。」
懼懼,金文作 ,《説文》古文作 ,小篆作 。 从心, 瞿聲。 瞿, 从隹从䀠, 䀠亦聲。“䀠” 字的初文當即 字, 用雙目圓瞪的恐懼狀態表示意義。《説文》訓爲 “左右視”。本義是恐懼,引申爲恐嚇、擔心等義。銘文用擔心義。 楚簡帛文作 ,一簡一繁,簡體與《説文》古文相同,从心, 䀠聲, 字形簡明, 結構合理, 但大概因爲聲符字比較生僻而遭淘汰。繁體所从之 “心”與 “瞿”字所从的 “隹”粘合,可能因爲結構不够合理而遭淘汰。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所从之“心”移至左側,形聲明確,結構合理,故後世沿襲。 懼惧, 金文, 篆jù[忄(心,意符)+瞿(懼本字,聲意符)→懼(《説文》:“懼,恐也。從心,瞿聲。”懼:内心害怕(恐懼)。)] [春秋] 左丘明《左傳·桓公二年》:“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官員們都害怕起來,再也不敢變更法紀了。) 《論語·子罕》:“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聰明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慮,勇敢的人不畏懼。)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回):“武松點頭道:‘不須吩咐,我已省得了。再著兩個來,也不懼他。’” 懼 ☚ 想 怙 ☛ 00003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