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陀、行脚僧头陀,又作杜荼、杜多。都是梵语的音译词。译义,则曰抖擞、抖拣、挑汰、浣洗等。意思是将烦恼、贪欲象抖掉灰尘那样地抖掉它,象洗掉肮脏那样地洗掉它。《同资持记》:“抖擞举弃于物,令尽无余。从喻为名。”《大乘义章》卷十五:“头陀,胡语。此方正翻名为抖拣。此离著行,从喻名之。如衣抖拣。”头陀,也可以用来称呼苦行僧(《释氏稽古略》)。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诗:“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就是一个苦行僧。 世俗称行脚乞食僧为头陀,也称行者。行脚僧是指为修行而旅行之僧。《祖庭事苑》卷八:“行脚者,谓远离乡曲,脚行天下,脱情捐累,寻访师友,求法证悟也。所以学无常师,遍历为尚。”戴叔伦《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说的便是行脚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