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志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志聪1610~1674?清代著名医家。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 人。其先祖居河南,九代世医。张氏幼年丧父,学医于张卿子门下,复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张氏业医数十年,在杭州胥山建侣山堂,聚同道及生徒数十人论医讲学,从学者甚众。撰有《素问集注》 (1669)、《侣山堂类辩》 (1670)、《灵枢集注》 (1672)、《伤寒论集注》 (1683)、《本草崇原》 (1767刊行),其中后二书由高世栻(士宗)最后辑补完成。张氏医理宗《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强调以阴阳、五运六气之理以论述伤寒、本草,注重药物之制化、升降浮沉等。对前人如成无己、李东垣等名医的某些论述,能提出批评,并认为《伤寒论》仅由王叔和编写序例,余皆仲景原文,因而不同意前人归咎于王叔和之论。张氏之学,对后世医家有相当影响,但其过分推崇《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又反映出其有尊经思想。 张志聪清代医学家。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曾从张卿子学医,业医数十年。大约活动于明末清初。曾专门构筑“侣山堂”招徕志同道合的人讲求医学,以参考经论,辨明是非。因而对《内经》、《伤寒论》,都很有研究。著有《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伤寒论宗印》、《伤寒论集注》等书,为当时的医学界所重视。但有人评其所注之书望文生义之处较多,而根据不足,即“不尚训诂详切” 。所以引用他所注之书的时候,应加以注意。张氏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的是他主张用五运六气的理论去研究《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想用《伤寒论》解释一切疾病的症结。 张志聪中医学家。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1610年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简称《素问集注》)系张志聪及门人数十人,共同注释《素问》的著作,共9卷,81篇。另著有《黄帝内经灵枢集注》9卷,《伤寒论集注》6卷,《本草崇原》3卷,《侣山堂类辨》2卷等。1674年去世。 张志聪(1610—1683)zhāngzhìcōng清代医学家。号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 人。曾从张卿子学医, 业医数十年。对《内经》《伤寒论》很有研究。著有《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侣山堂类辩》《本草崇原》《伤寒论宗印》《伤寒论集注》等书。强调掌握《伤寒论》理论和辨证的意义, 主张用五运六气的道理去研究伤寒、本草。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他有浓厚的尊经思想, 甚至认为《伤寒论》等几部古典著作外的方书均无可取之处。 张志聪清著名医学家。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初名医张遂辰学生。业医数十年,对《内经》、《伤寒论》颇有研究。主张用五运六气道理研究伤寒、本草。著作有《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伤寒论宗印》、《伤寒论集注》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