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仆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仆寺 太仆寺古代掌管马匹的官署。 ☚ 倘来物 押担 ☛ 太仆寺 官署名。秦汉有太仆为九卿之一。北齐始置寺,历代相沿。清初隶属兵部武库司,雍正时单独建置。设卿、少卿为主官。掌管马政。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归并陆军部(由兵部改称)。 太仆寺 元朝官署名。掌管阿塔思马匹,受给造作鞍辔事务。中统四年(1263),设群牧所。至元十六年(1279)改为尚牧监。十九年又改为太仆院。二十年复改为卫尉院。二十四年罢院,立太仆寺。又别置尚乘寺以管鞍辔事,太仆寺只管阿塔思马匹。二十五年,隶中书省,置提调官二员。大德十一年(1307)复改太仆院。至大四年(1311)仍为寺。卿二员,少卿二员,丞二员。另有经历、知事、照磨、管勾、令史、译史、奏差、回回令史等官。 太仆寺 太仆寺官署名。唐代为九寺之一。宋初沿置,置判太仆寺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凡国家厩牧,车舆政令,为群牧司、骐骥院诸坊监所分管,本寺只掌皇帝、后妃、王公车辂,给大中小祀羊。元丰改制,以卿、少卿为正副长官,并置丞和主簿各一人,始令掌车辂、厩牧之政令。建炎三年(1129)并归兵部驾部,后不复置。 ☚ 卫尉寺 大理寺 ☛ 太仆寺官署名。唐代中央政事机构九寺之一。太仆秦汉始置,为九卿,历代沿置,掌管皇帝的舆马和马政。北齐始设太仆寺。唐代太仆寺长官为卿,统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牧监,职掌与前代略同。高宗时曾改寺名为司驭寺,长官为正卿,武则天时改为司仆寺,不久均复旧名。 太仆寺 太仆寺掌管舆马和牧畜等事的官署名。其执掌官为太仆,在周代时属夏官,秦汉时为九卿之一,至北齐有太仆寺,后历代因之。小说第七回孟玉楼说:“紧着起来,朝廷爷一时没钱使,还向太仆寺借马价银子支来使。”“马价银”指的是明成化二年(1466)起因南地不产马,改征银两以代应征之马,解交太仆寺,这样使得太仆寺中马价银贮备颇多;隆庆二年起又兴出卖种马,至万历张居正当国时尽卖天下种马,顿使太仆寺中马价银剧增,而万历帝如有边塞之赏、子女大婚等额外开支,常将太仆寺中马价银支来应用。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孟玉楼这句话透露出本书约是万历间的作品。 ☚ 举人 守备 ☛ 太仆寺清代统治机构。为掌管牧马事务的机关。顺治元年(1644年)设立。初无官署,附设于兵部的武库司。雍正三年(1725年)建署办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撤销,其所掌事务并入以兵部改组的陆军部。其官员为卿、少卿、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厅书、司书等三十八人。 太仆寺清代官署名。掌管牧马事务之机关,下属机构有左右二司及主簿厅。初置于顺治元年(1644),雍正二年 (1725) 另建衙署。以皇室用马专有内务府之上驷院提供,故明文规定此署专掌两翼牧马场之政令; 遇皇帝出行,则以卿、少卿1人随行,司幔城、网城,驮载橐驼。每岁夏季,以卿、少卿1人赴牧场稽数注册。左司掌驼只,右司掌察验印烙。官吏有卿、少卿满汉各1人; 员外郎、主事满蒙各2人。主簿与笔帖式均不用汉人。 太仆寺 太仆寺官署名。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始置。此后历代沿置。掌国家车辇、马、牛、畜产政令。《隋书·百官志中》:“太仆寺,掌诸车辇、马、牛、畜产之属。”《旧唐书·职官志三》:“太仆寺:〔太仆,古官。梁置12卿,署加寺字,后因之〕。卿1员,〔从三品。古有太仆正,即其名也。后无正字,唯名太仆〕。少卿2人,〔从四品上〕。卿之职,掌邦国厩牧、车舆政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之官属。少卿为之贰。凡国有大礼及大驾行幸,则供其五辂属车之属。凡监牧羊马所通籍帐,每岁则受而会之,以上尚书驾部,以议其官吏之考课。凡四仲之月,祭马祖、马步、先牧、马社。丞4人,(从六品上);主簿2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上);府17人,史34人,兽医600人,兽医博士4人,学生100人,亭长4人,掌固6人。丞,掌判寺事。主簿,掌印,勾检稽失,省署抄目。录事,掌受事发辰。” ☚ 太常司 太仆院 ☛ 太仆寺❶汉代大仆为九卿之一,职掌舆马和马政。北齐以后设寺,历代相沿,清末废,其职归陆军部。 太仆寺 太仆寺即太仆的官署。太仆原为周官。《周礼·夏官》:“太仆,下大夫二人,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秦代其地位升高,成为九卿之一,除掌管皇帝舆马之外,还兼主马政。西汉沿置,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仅王莽时曾一度更名太御。据《双剑簃古器物图录》所载“右太仆印”封泥,有学者认为西汉时似曾设左右太仆。汉代太仆属官主要有: (1)太仆丞。西汉秩千石,两丞;东汉秩比千石,一丞。职掌总署曹事。(2)大厩令(西汉)。秩六百石。(3)未央厩令。秩六百石。主乘舆及厩中诸马。(4)家马厩令(西汉)。秩六百石。主供天子私用之马。(5)车府令。东汉秩六百石。主乘舆诸车。(6)路軨厩令(西汉)。秩六百石。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7)骑马厩令(西汉)。秩六百石。(8)骏马厩令(西汉)。秩六百石。(9)龙马监长(西汉)。(10)闲驹监长(西汉)。(11)橐泉监长(西汉)。(12)騊駼监长 (西汉)。(13)承华监长(西汉)。(14)边郡六牧师苑令(西汉)。主牧师北边、西边诸苑三十六所。(15) 牧橐令 (西汉)。主牧养橐驼。(16)騉蹏令(西汉)。(17)承华厩令(东汉)。秩六百石。(18)考工令(东汉)。秩六百石。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及主织绶诸杂工。魏、晋设置与汉制略同,南朝则不常置。北齐始称太仆寺卿,后历代沿置不改。太仆寺均设于京师。汉制寺门前施一“行马”(砖台上所置放马绳的木架),为仪仗。 ☚ 卫尉寺 廷尉寺 ☛ 太仆寺 太仆寺官署名。汉代太 ☚ 太府寺 津主 ☛ 太仆寺官署名。汉代太仆为九卿之一,掌舆马及马政。北齐以后设寺。历代相沿。清因之,顺治元年(1644)设立,设满、汉卿一人,附于兵部武库司。同年十二月裁,二年二月复设。康熙九年(1670),奉旨将口外种马二厂交归其管理。雍正三年(1725),建署为独立机构。乾隆四十四年(1779)派大臣一人兼管。嘉庆六年(1801),定专司左、右两翼马厂。掌马之政令,课其孳息,督其驯习。左翼马厂设于独石口外都石山之北,右翼马厂设于山西大同边外丰镇厅境。设总管、牧长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革官制,裁撤太仆寺,所掌事务并入以兵部改组的陆军部。 太仆寺官署名。北齐始置。隋唐沿置,掌领牧、车舆。唐代设乘黄、典、典牧、车府四署。其中,乘黄专掌皇帝所用各种车舆;典掌宫中所喂养之马牛、杂畜;典牧则掌外牧;车府掌王公以下所用车舆。此外,还统领全国各牧监。龙朔年间曾改称司驭寺,光宅年间又改称司仆寺,后皆复旧称。宋前期职掌减弱,神宗元丰后与唐略同。长官为太仆寺卿。宋初置判寺事主之,后复卿。清末废,职掌划归陆军部。 太仆寺官署名。秦始置太仆,历代沿置,至梁陈与北齐加寺字,称太仆寺。北齐以太仆寺卿与少卿为正副主官,丞助理寺事,掌车辇、马、牛、畜产等事。隋沿置,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为司驭寺,卿与少卿改为司驭寺正卿与司驭寺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为司仆寺,主官仍称卿与少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为太仆寺。掌厩牧舆辇之事,属官有主簿二人,录事二人,府十七人,史三十四人,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亭长四人,掌固四人。领乘、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在外的诸牧监有群牧使以领之。其事掌于太仆寺,其政令则掌于尚书驾部。又武后时置闲厩使、飞龙使,则掌宫廷畜养之马,属殿中省。五代沿唐制当亦置太仆寺,其官可考者有少卿与丞。宋初以群牧司、骐骥院分掌有关厩牧、车舆政令,太仆寺仅掌皇帝五辂与属车、后妃王公车辂、供应大中小祀所需羊只,主官有判寺事一人。元丰改制,始以太仆卿、少卿为正副主官,丞助理本寺事务,掌车辂、厩牧之政。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并归兵部之驾部司。辽金都有尚厩司掌御用马匹。辽南面官中有太仆寺,唯典群牧;金则并省太仆寺而以提控诸乌济库当太仆卿之职。元太仆寺秩从二品,掌阿塔思马匹受给,造作鞍辔之事。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设群牧所。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尚牧监。十九年(公元1282年)又改太仆院。次年,改卫尉院。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罢院,置太仆寺。又另置尚乘寺以管鞍辔,而太仆寺只管阿塔思马匹。明清太仆寺专掌马政。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群牧监於答答失里营所,六年(公元1373年)置群牧监于滁州,旋改为太仆寺。设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增设一人。寺丞四人,正六品。其属官有主簿、常盈库寺大使,各牧监监正,各群群长、录事等。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置太仆寺,南京太仆寺有卿一人,少卿,寺丞各二人,主簿一人。明代又有行太仆寺、苑马寺,分管各地的牧政。皇室所用的马则属于御马监,太仆寺与兵部均不得过问。清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置太仆寺,附设在兵部的武库司,当年十二月裁撤,所管事务分别并入户、兵二部。到次年二月复设太仆寺。有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员外郎满、蒙各二人,主事满、蒙各二人,主簿满一人,笔帖式满十六人,经承、厅书、司书九人。又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以后,派大臣一人兼管,到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又停派兼管大臣。清制以皇室用马另有内务府的上驷院管理,故太仆寺专掌两翼牧厂的政令,遇皇帝出巡,太仆寺卿与少卿要跟从皇帝管理车驾马驼等事。所属内蒙地方的牧厂,按马群设牧长、牧副,并设统辖总管,左右翼各一人以管辖各牧厂。太仆寺内部机构分左右二司,掌考核左右二翼厂马之数而计其功过。又有主簿厅,掌本寺章奏.往来文书及档案事务。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曾将太仆寺并入兵部,旋复旧。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统一厘定官制,太仆寺裁撤,其职掌归入由兵部改组的陆军部。 太仆寺官司名。 职掌与沿革太仆之名,始于西周穆王时(《尚书·冏命序》)。太仆寺始置于北齐(《隋书·百官志》中)。北宋沿置。南宋建炎三年四月十三日罢,并归兵部驾部(《要录》卷22庚申)。 职掌❶宋前期止掌皇帝五辂(玉辂、金辂、象辂、木辂、革辂)、属车,后妃、王公车辂,及大、中、小祀供应牛、羊,其余国家厩牧、车舆之政令,分隶左、右骐骥院、诸坊监、群牧司(《通考·职官》10《太仆卿》)。 编制❶判太仆寺事一人。吏人有府史。 简称与别名❶太仆。《长编》卷388癸未:“朝廷以马事专隶太仆。”“今年(元祐元年)九月九日,朝旨节文,内外马事并隶太仆寺、直达尚书省,更不经由驾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