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爵tiān jué(字)陵俸,明代人,正德进士。 天爵tiān jué(字)韩懋,号飞霞道人,明代医学家。 天爵tiān jué(字)杨宗仁,清代人,官至湖广总督。 天爵tiān jué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权德舆《酬别蔡十二见赠》:伊人茂天爵,恬淡卧郊园。李玖《喷玉泉冥会诗》:天爵竟为人爵误,谁能高叫问苍苍。 天爵自然的爵位,指仁、義、忠、信。張衡《應間》:“天爵高懸,得之在命。” 天爵 天爵tiānjué━┃ 指美德。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认为人之美德和善行是天然的爵位,比后天的官爵更重要,故称。唐·赵嘏《东归道中》诗:“传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 ☚ 山高水长 云柯 ☛ 天爵❶借指天子所封的爵位。《后汉书·吕强传》: “高祖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伏闻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 各种爵位 各种爵位天子所封的爵位:天爵 ☚ 爵位 任职 ☛ 天爵tiān jué❶自然的爵位。参见“人爵”。 天爵孟子提出的道德用语。与“人爵”相对。《孟子·告子上》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爵,指内在的道德自觉;人爵,指外在的等级爵位。他认为天爵比人爵更高贵,达到天爵,便可以获得人爵;相反,只追求人爵,放弃天爵的追求,其人爵也保不住。唐·柳宗元著《天爵论》,认为“明”与“志”比孟子所言更能说明“天爵”的本质。他说:“明离为天之用,恒久为天之道,举斯二者,人伦之要尽是焉。故善言天爵者,不必在道德忠信,明与志而已。”认为明、志才能更好地体现道德追求的实际需要。宋·朱熹认为,“天爵者,德义可尊,自然之贵也”(《孟子章句集注》)。天下篇 《庄子》杂篇篇名。是否庄子所著,说法不一。中国最早的哲学史、伦理学史专论,记述和评价了春秋末至战国中期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名家等派的基本观点。推崇道家,尤突出庄子学说的地位。认为儒学通六经,“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墨家“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主张“泛爱、兼利而非斗”,非乐、节用,“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法家主张“公而不当(党),易而无私”;道家主张“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道家人物老聃、关尹为“古之博大真人”。庄子以其学归为道家,主张“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名家惠施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该篇是研究先秦哲学、伦理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天爵❶帝王所授的官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