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津机器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津机器局 全称“天津机器制造局”。清政府兴办的新式军用企业之一。1867年(同治六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初名“天津军火机器局”。由丹麦驻天津领事密妥士任总管,并聘用英国技师。开办经费二十一万余两。1870年起由李鸿章接办,始称今名,添购设备,扩建厂房,常年经费每年约三十余万两,雇工约一千四百人至二千五百人。分东、西两局。东局以制造枪炮弹药为主,西局以制造军用器械为主,供应淮军和直隶练军。附设水师、水雷、电报学堂,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1893年(光绪十九年)增建小型炼钢厂。1895年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 天津机器局即“天津机器制造局”。清政府特令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恭亲王奕訢授意下,于同治八年(1867年)在天津创建。由英商兼充丹麦驻天津领事密妥士为总管,制造火药,专供给卫戍京师军队使用。因管理腐败,毫无成效。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后,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由其接办。从香港招聘外国工匠,加以扩充,成为仅次于江南制造厂的大型兵工厂。除制造枪炮、火药、水雷、子弹,修理兵船、轮船、挖河机器船外,该局还为李鸿章的淮军培植势力。为巩固北洋地区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光绪十六年(189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被毁。 天津机器局亦称“天津机器制造局”。1867年在天津创办的近代军工厂。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主持。1870年李鸿章接管,1895年改称北洋机器局,主要制造火药、枪、炮弹、水雷,是仅次于江南制造局的大型兵工厂。1900年为八国联军焚毁。 天津机器局见“天津机器东局”。 天津机器局 天津机器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的简称。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同治六年 (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初名“天津军火机器总局”。筹办人为英人密妥士 (J.A.T.Meadows)。至1870年,其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易名“北洋机器制造局”。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 ☚ 轮船招商局 基隆煤矿 ☛ 天津机器局简称“津局”。清末官办的新式军用企业之一。同治六年(1867)由崇厚创设于天津。初名军火机器总局,开办经费20余万两。同治九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易名天津机器局。该局分为东、西两局。东局设在城东贾家沽,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为主;西局设在城南海光寺,以制造军用器具、开花子弹及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东局还附设有水师、水雷、电报学堂。光绪二十一年(1895),津局改称“北洋机器局”,又名总理北洋机器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