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咫偶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咫偶闻

城镇志。 清震钧(1857—1920)撰。十卷。钧字在廷,姓瓜尔佳氏,汉名唐晏,字元素,自号涉江道人,满洲镶红旗人,长居北京。曾官知县。著有《渤海国志》等。震钧网罗北京文献,走访调查,信手条记,追溯旧事而成是书,时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后又有所补记。约十一万余字。按皇城、南城、东城、 北城、西城、外城东、外城西、郊坰、琐记、自叙排卷。主要内容有四:重大史事的纪实述略、典章仪礼的沿革变迁、地方故实的记录考证、名人佚事的调查记载。于清代北京的城建、名胜、交通、商业、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天灾、人祸无所不记,保存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是一部重要的城市专志。有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根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甘棠转舍刻本校点铅印本。顾平旦《震钧和人〈天咫偶闻〉》(载《北京史研究通讯》1981、4)可供参考。

天咫偶闻

笔记。晚清震钧撰。10卷。有光绪三十三年 (1707)甘棠转舍刻本及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点校本。记北京地区政治、文化、典章制度之书。其中有关早期满族历史掌故、风俗民情多有所载。

天咫偶闻

书名。10卷,晚清震钧撰。记北京地区政治、文化、典章制度之书。其中有关满族之历史掌故、风俗民情多有所载。有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甘棠转舍刻本及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顾平旦点校本。

天咫偶闻

天咫偶闻

清代北京风土掌故杂记。十卷。清末震钧撰。震钧(1857—1920),姓瓜尔佳氏,字在廷(一作亭)。汉名唐晏,号涉江道人。满族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初在礼部等处任事。庚子(1900)事变后,为江苏江都知县。宣统二年(1910)执教于京师大学堂,旋为江宁将军铁良幕僚,并任江宁八旗学堂总办。清亡后,卜居南方以终。著述颇富,有《庚子西行纪事》、《渤海国志》、《两汉三国学案》、《八旗诗媛小传》、《国朝书人辑略》等传世。
作者出身满洲世家,自小习闻北京风土人情,当清之季,目击外敌入侵及清廷丧权辱国种种衰败之状,追溯旧事,感慨尤深,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撰成此书,欲以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之前踪,并谓“昔日之笑歌,所以酿今朝之血泪也。后人欲睹承平面目者,庶其于此求之”(自叙)。全书按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外城东、外城西、郊垌等地区分卷,分记北京皇宫、官廨、大臣府第、园林、寺庙及诸名胜建置沿革与景观,每涉一处,兼述有关掌故风俗。
《天咫偶闻》内容以谈清代典章制度及名人轶事为多。如卷一较集中地记载了清内廷奏事、召对引见、仪仗服饰、行猎习射及军机处、方略馆等制度,卷二“六部官廨”条谈各部官员设置沿革,卷三由贡院沿革而涉及清代乡、会试科举制度和考场规矩,同卷“宝泉局”条记咸丰间铸大钱情况等,均可供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制度参考。至于人物,自名公巨卿、学者文人、书画名家,至民间艺人,皆有涉及。如鄂尔泰、松筠、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高鹗、袁枚等,有的材料,为他书所不见。如卷三所录徐松信札,卷六所录郑燮书函,都颇可珍贵。
在风俗方面,此书也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如卷二“堂子”条下所录作者《满洲婚祭礼合仪礼考》的专文,详细考证了满族特有的相关礼仪,并附述其各项仪节。卷四“地安门大街”条记京师南酒店、京酒店、药酒店等各类酒肆的经营品种与特色,卷六“太平宫”条谈庙市的热闹情形,特别是末卷“琐记”有关岁时节令习俗、饮食、百货贸易、住宅式样以及满族服饰、丧礼等记载,对了解北京地方或满族民俗有所帮助。由于此书在清代同类书中较为晚出,故不少地方还反映了近代社会变动中旧俗渐易之迹。作者自谓:“昔我太宗创业之初,谆谆以旧俗为重,及高宗复重申之。然自我生之初,所见旧俗,闻之庭训,已谓其去古渐远。及今而日习日忘,虽大端尚在,而八旗之习,去汉人无几矣。国语(指满语)骑射,自郐无讥。服饰饮食,亦非故俗。”民间习俗亦不能例外,如“旧俗元日至上元,各店例闭户半月,小肆亦闭五日。此五日中,人家无从市物,故必于岁底烹饪,足此五日之用,谓之年菜,近年各肆多不如前,初二日即交易,或初一日即然,谓之连市”(卷十)。从中可考见晚清风俗之变。
此外,此书有关当时民间刻铜、画鼻烟壶等工艺,搭棚、扎彩、裱褙等建筑装璜技术,以及书画古董收藏鉴赏等记载,也可供研究工艺美术史参考。
此书的考证,尚存在一些失误。如卷九“八里庄”条以为辽萧太后运粮河东岸土城系金中都西城“灏华门”故址,卷十《辽金元明都城合图》有关金中都部分,皆不确。
最早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甘棠转舍木刻本,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点本即据此为底本。

☚ 津门杂记   燕京岁时记 ☛
天咫偶闻

天咫偶闻

书名。清震钧著。震钧(1857—1920),满族人,姓瓜尔佳氏,字在廷 (亭),自号涉江道人。汉姓名唐晏,著有 《庚子西行纪事》、《渤海图志》等书。宣统二年 (1910) 曾执教于京师大学堂。所著是书10卷记述北京地区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和风土人情。第一卷介绍皇城,第二卷介绍南城,第三卷介绍东城,第四卷介绍北城,第五卷介绍西城,第六卷介绍外城东,第七卷介绍外城西,第八卷、第九卷介绍效坰,第十卷为琐记和自叙。是书有清代一些重大史实的记录和许多北京地理物产的考证,如法华寺条,有 “咸丰庚申之役……和议既定,诸大臣于此延见洋人,是为京师交涉之始” 的记载,记下了当时京都城下之盟的屈辱史实。又如地安门大街条,考京师酒肆所售酒品的种类,十分详细,是为有用资料。是书还有关于名宦学者所居旧第的调查描述和一些贵戚巨贾的遗闻轶事。如恭忠亲王邸条,写前海西街恭王府原为和坤旧宅,其府第西南两面墙外,从李公桥 “引水环之……小溪清驶,水声霅然”。使人如临其境。法梧门条又有怡亲王载垣藏书,其子孙卖了20年始尽和赵孟頫《松雪斋帖》到了同仁堂药铺乐某手中的记载,也可为考史或寻书的参酌。是书尤以皇城卷中的宫廷史料为多,对清时的大内之制、御门之典、大朝筵宴、内廷奏事、升殿之仪等均有具体叙述,可与他书参证使用。是书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 始编,当绪三十三年刊行。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点校整理此书,出版排印本。

☚ 唐土名胜图会   日下尊闻录 ☛

天咫偶闻

十卷。清震钧撰。震钧 (? —1920),字在廷,姓瓜尔佳氏,满洲镶红旗人,扬州知府英杰之子,光绪八年(1882)科副榜,从工部笔贴式署甘泉县知县。民国改名易姓为唐元素。束发着道士装,徜徉沪上,人称涉江先生。其著作已刊行有《国朝书人纪略》、《渤海国志》、《庚子行在日记》等。《天咫偶闻》,成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3),三十三年 (1907)刊行。全书十卷,为皇城一卷,南东北西四城四卷,外城东西各一卷,郊垌二卷,琐记一卷。此书体裁与朱彝尊《日下旧闻》、吴长元《宸垣识略》等书相仿,记述旧京都古迹外,兼及士大夫嘉言懿行。纪事以地为纲,多依类比附之条,如满洲婚祭礼合仪礼考,及满洲祭祀礼节,附于堂子,重订石鼓次序,附于太学之类,皆不朽之作。凡前人已载录者,此不重取,无剿说拾慧之语。

天咫偶闻

书名。清震钧(1875—1920),满族,姓瓜尔佳氏,字在廷(亭),自号涉江道人,汉姓名唐晏撰。作者生于清末,有感时事之艰,于是潜心著述。该书为其著述中之一种,分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外城东、外城西、郊垌、琐记、自叙等,分条记录见闻。对北京古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及满族人物等都有详细记载,如“皇城”中记述了有清一代骑射废退之情状等。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甘棠精舍刻本及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顾平旦点校本。是研究北京古迹和满族风俗的重要参考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