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龙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龙山

 位于安庆市北郊,距市区约10公里,横跨1市2县(安庆市、桐城县、怀宁县)。因其秀峰叠嶂、蜿蜒似龙而得名。古称皖镇山。大龙山风景名胜区由大龙山和石塘湖两大部分组成,面积约132平方公里,其中石塘湖水面积12平方公里。景区风光旖旎、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碧湖翠岛、林深洞幽。它以“石奇”、“水秀”、“洞幽”的风姿吸引过众多的文人墨客。大龙山有92峰、82岩、72岭、62壑、36洞、108奇石。山间巨大的球状花岗岩石夭然组合、堆叠,形成了丰富而奇特的象形石景观和无数幽洞,具有自然古朴的独特风格,古誉为“独不类他山”。大龙山风景区已探明的景点有二百余处。根据景点分布情况,整个景区又可分为“灵山石树”、“龙山第一刹”、“石塘湖”、“日照峰”、“龙湫池”、“洪桂山”、“龙泉寺”七个各具特色的景区。景区内山岳、湖泊、日出、雾松、云海、冰挂等自然景观一并俱全。而且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如古寺庙、古塔、摩崖石刻等古迹。还有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故居,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故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之墓。
 〔古诗文赏析〕 游 龙 山 明·王守仁


 探奇临碧峤,访隐入丹邱。
 树老能人语,麋驯伴客游。
 云岸遗鸟篆,石洞秘灵湫。
 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州。


 一开始,作者就用“探”、“访”两字,语点的,不仅表明了到龙山的目的,而且,又把龙山神韵含蓄衬托出来。
 随即,作者用“能”、“伴”、“遗”、“秘”四字,运用写实和浪漫主义手法,极巧妙、自然地把龙山神奇的景色串起来,组成一幅瑰丽多彩的山水画卷:那茂密古松,在风的吹动下沙沙作响,如同人们在悄悄耳语;那善良驯服的四不象,紧跟在游人四周,伴随着游人攀岩穿林;那高高岩壁上飞鸟留下的爪痕,如同篆刻大师精雕细刻的篆书汉字,字字造型奇巧,令人叹绝;那神秘的石洞中,隐藏着仙水池,泉水潺潺,长流不息。由此,作者又生发出一种遐想:龙山是一条神龙,龙湫是一种甘露。他要将神龙鞭打起身,让它腾飞;他要让那长流不息的灵湫,浇灌、滋润九州!这里,作者既真实地勾画出龙山绚丽多彩之貌,又借景寄情,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志。
 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淳朴,情景交融,物我同一。

(檀赵金)


 〔现代散文〕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名言,出自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之笔,其实,有些山虽然无法与名山媲美,但也自有它独具的神韵和魅力。位于安庆城北郊的大龙山,就是一座令游人目醉神摇,乐而忘返的旅游胜地。
 连绵数百里的大龙山,群峰凝翠、秀谷葱茏,远远望去,如青龙横卧。那如烟如絮、浮游荡漾的云雾,为龙山披上了一层柔丽的裙纱,激起游人无限的遐想。
 “石塘湖畔龙山麓,十里杏花红两湾”。新绿铺径的阳春三月,当您步入龙山西脚的石塘湖,定有景胜于诗的感受。湖畔,蝶蜂引路,花繁果硕,香气四溢;宽阔的湖面,碧水盈盈风帆点点。小岛密布。清晨,石塘湖晓雾方散,旭日初升,金光耀眼;傍晚,丹霞西斜,渔舟唱晚,岛影翩翩;月夜,星月灯火,射影如虹,波光闪烁。此时泛舟湖中,如遨游幻境,心神驰荡。
 龙山之秀在于水。大龙山终年碧水长流,春末夏初,满山飞瀑流泉,急奔而下,如银龙翻腾。秋冬,银龙又变成轻飘而下的玉练,雅丽隽秀。落差百米的黄龙溪,为大龙山六大瀑市之冠。伫立观瀑岩眺望,当见石壁高耸,飞瀑直泻而下,腾云吐雾,声振幽谷。
 穿过大龙山余湾村,行至乌龙溪中部,有一长5米,高4米的巨石。上刻“龙山第一刹”5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在通往“第一刹”景区途中,有一豁然开朗的绿色草坪。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过往游人在此品茗小憩,近闻枝头鸟鸣,远望四面云山,或明拉弹唱,舞蹈游戏,别具一番佳趣。
 龙山之奇在于石。龙山风景区主要以象形花岗岩堆叠而成。可谓无山不石,无石不奇。有名可数的巧石就有五十多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当属扬桥龙山村境内的“灵山石树”。风景区的“石树”即树的根基叶干全为石头自然所垒而成。纵观全貌,宛如一棵干粗叶茂的苍天大树,耸立于灵山谷内,古朴雄健。石树根部,洞石累累。其中一洞刻有“通幽”二字,游人由此入洞,得钻过近百个时宽时窄、忽明忽暗,环环相扣的三洞,行程1.5公里,倍尝“弯腰低首”之艰辛,方能重见天日。
 玩山者,大都喜爱登山望远。海拔700米的日照峰,为大龙山最高峰,攀岩而上,山上壁崖陡削,怪石纷呈,立足主峰俯视,山下良田葱绿,房舍点点;极目远眺,城市如烟,长江如带。天柱、九华、小孤山诸峰如笋,时隐时现,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每当晨曦初露,太阳升起,石塘湖面不断折射1个、2个,直至6个太阳的倒影,堪称龙山一绝。
 大龙山,正以其俏丽的身姿,拨动着旅游者的心弦;诱惑着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创作激情;吸引着钟情者为她的辉煌的明天描凤点翠,梳妆打扮。

(龙玲燕)


 〔民间文学〕 那是很古的时候。大禹率领百神治水,来到皖公山下,督率十万民众疏沟开渠,引洪水入海。危害老百姓的“洪祸”渐渐平息,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不再向东海龙王进献童男童女,乞求保佑了。
 东海龙王知道后,勃然大怒。拒听龟丞相的劝谏,令两位龙孙——大龙和小龙,率领十万虾兵蟹将,溯长江西行,一路兴风作浪,浩浩荡荡杀奔皖公山下。大禹站在皖公山顶睁开神眼一瞧,知道是东海龙王派来与自己决斗的人马。立即召集百神会商迎战,组织开沟挖渠的民众准备滚木、擂石。两位龙孙见大禹率十万民众阻住去路,现身浪头,恶狠狠地对大禹吼道:“你必须马上下令,叫众百姓照旧进贡童男童女,若口出半个不字,就抬高洪水水位,连你也一块上西天!”
 大禹听后,镇静地向龙孙讲明时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言规劝他们回归东海,别再惹事生非,危害百姓。谁知,他们不但不听,反而穷凶极恶地指挥虾兵蟹将和大禹、百神及十万民众大战起来。
 双方缠斗苦战了3年零4个月。
 一天,玉皇大帝得千里眼、顺风耳禀报,龙颜大怒,立刻派雷公电母下界,帮助大禹。二神奉谕旨,驾祥云到皖公山。拜见过大禹后,来到两军阵前,向两位龙孙传谕玉帝旨意,令他们速回东海,免遭天诛。而他们不知天高地厚,破口大骂雷公电母,双双挥剑杀奔雷公电母。二神十分恼怒,祭起法宝,向两位龙孙一阵雷劈电击。不一会儿,只见他们全身着火,化作两条火龙,迅速向长江滚去。慢慢现出原形,变成两座石头山,横卧在皖公山下、长江之畔。龙头上还被神雷劈成一个大坑,化作“雷泽”,一年四季流淌着“龙髓”,那十万虾兵蟹将吓得逃归东海去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二龙化成的石头山,称之为大龙山、小龙山。龙头上的“雷泽”叫作“龙湫”

(檀赵金 整理)

大龙山

大龙山

位于市北10公里处,长江北岸。山势巍峨,形如巨龙,是兼有山岳和湖泊景观的游览胜地。有92峰、82岩、72岭、62洞、36壑、108怪石、6瀑布、4溪流。分7个景区:日照峰、龙山第一刹、灵山石树、石塘湖、龙泉寺、洪桂山、龙湫。景点多达200余处,以灵山石树最为奇特。明王守仁有《游龙山》诗:“探奇凌碧峤,访隐入丹丘。树老能人语,麋驯伴客游。”山中古有寺庙72座,后大部废圮。现已修复三城寺、观音庙、龙泉寺。唐建圆觉塔至今完好。另有邓石如故居及墓、李鸿章龙眠别墅、陈独秀墓,以及王守仁、邓石如、李鸿章等人的诗词石刻近百幅。

☚ 马炮营起义会议旧址   灵山石树 ☛
大龙山

大龙山

位于安庆市北郊10公里的长江北岸,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包括石塘湖水面12平方公里。山势连绵,主峰海拔700米,500米以上山峰有16座,秀峰迭起,起伏如龙,故名。景区内奇峰、峻岭、巨岩约有200余座,大小溶洞62处,千姿百态,还有6瀑、4溪和秀长清丽的石塘湖,是兼有山岳、湖泊景观的旅游胜地。旧时安庆府以大龙山为镇府之山,多寺庙道观,有“龙山七十二刹”之说。现仍存三城寺、龙泉寺和古寺遗迹多处。全山初步规划6个景区,景点200余处,其中人文景点35处。
“灵山石树”景区 位于东麓龙山村。灵山峡谷中遍布巨型花岗岩球石,从谷底顺山势叠垒至山顶,天然而成,远望犹如擎天大树倚山而生,宽20米,高370米,奇特壮观。相传有黄龙居此,上有灵气,故称“灵山石树”。“树”中洞穴累累,曲折幽深,从“树根”可通“树冠”,约有近百个洞,全长1500米,有的敞如厅堂,可容百人;有的狭小仅能躬身而过,穿行其间,扑朔迷离,妙趣横生。洞内有泉水喷涌。“树冠”有凌空横卧的“飞来石”,上刻“石树穿云”四个大字。山后百丈悬崖,中开一线,称“一线天”;下有800年树龄的古罗汉松,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附近还有“天狗望月”、“白莲吐蕊”、“仙人对弈”和“翠竹亭”、“望江亭”等景点。新建的烟雨楼,并设有餐厅、茶社、小卖部、摄影部等服务设施。
三县尖景区 位于山体西部,主峰三县尖海拔700米,是大龙山最高峰。周围还有古堡、金珠、莲花等高峰20余座,峰下有7条峡谷,松竹繁茂,溪瀑奔流,景色清幽。主峰附近和盘山公路两侧,巧石密布,有名可数的就有50多处,有的象走兽,如青牛、白马、卧虎、雄狮,栩栩如生;有的似珍禽,如金鸡报晓、山鹰展翅、孔雀开屏,形象生动;也有象人物,如师徒提携、母子抚慰、情人相依,各具神态。景区内有赤龙、黄龙两溪流过。赤龙溪全长5.5公里,两岸成片的枫林连绵不绝,入秋一串火红,如赤龙出涧。黄龙溪全长5公里,溪岸多瀑布,响涧瀑落差近百米,绝壁飞流,极为壮观。
龙山第一刹景区 东麓余湾村,有始建于宋的圆通庵遗址。附近巨石上刻有“龙山第一刹”,石长约6米,高4米。庵内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龄已近400年,高约40米,合围约3米,树冠如云,遮天蔽日。庵右山谷中有“长矛洞”,传为明代农民起义军遗迹。乌龙溪长3.5公里,横贯景区,沿溪有28潭,景色清秀。
石塘湖景区 西依大龙山,东连破罡湖,湖岸蜿蜒曲折,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山青水碧,静谧优美。湖中螺蛳岛景色尤佳,其西南岸有奇洞,水位常年平于洞口,俗传“非龙莫入”,得名龙宫。湖水拍岸,浪击洞壁,声如洪钟,四时不绝。
龙泉寺景区 位于北部花山乡。有龙泉寺,始建于宋,清初重修,后圮。1988年,九华山尼姑募捐在原址建寺3间。周围有“大鹏迎客”、翠微亭、木鱼石、龙角、龙门和鹊舌黄杨等景点。古寺西北和东南有摩天、巨龙两峰对峙。登摩天峰南眺,有石林似笋,一石柱高约30米,上刻“天上人间”四个大字。石林下洞穴累累,附近还有鲍冲湖水上风光。区内共有景点40余处。
龙湫景区 位于龙山西北,白龙溪横贯景区,全长3.5公里。中有一深潭,取名“龙湫”,有“龙王浴池”的神话传说,又名“龙井”、“龙潭”。溪畔崖壁如削,有龙门、水帘等4瀑,龙泉瀑落差15米,直落“龙井”,声震山谷。报恩岩高约10米,成三叠,又名三叠石,有明代司马黄熙赞题刻“君恩山重”四字,附近龙王庙遗址传为朱元璋所建。景点还有飞来石、灵芝石、洋船石、驼鹿石、蓬莱仙岛和苍门石刻。
大龙山自古名人辈出,明代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闻名遐迩。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曾寓居终老于此,故居、墓地仍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先驱陈独秀也长眠于龙山,墓地在南麓十里铺。
大龙山位于安庆市郊,交通方便。市区有公共汽车直达,盘山公路可通峰顶。距正在筹建的合九铁路火车站约8公里、大龙山机场仅4公里。山中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为26℃,四季可游。

☚ 大蜀山   佛图山 ☛
大龙山

大龙山

属萌诸岭。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部,地跨湘粤两省。主峰海拔1577米,1000米以上山峰在江永境内有23个。山岭连绵不绝,群峰侧立,山峦起伏,蜿蜒如龙,故名。森林资源丰富,以杉、松为主,还有珍贵的樟、梓、红椆等树种和稀有的油杉、百克木等树种。山间有獐、麝、鹿、麂、豹、猴、野猪、野兔等动物出没。有公路与广东连县相通。

☚ 伯王岭   芙蓉岭 ☛
000011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