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点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点血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红专草(《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 妇产科》)。 基源 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一点血秋海棠的根状茎。秋海棠属全世界约900种,中国约90种。 原植物 一点血秋海棠Begonia wilsonii Gagn 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20~30cm。根状茎粗而肥厚,有环纹,断面红色,具须根。 根出叶1~2;叶柄光滑,基部肥厚,长7~15cm;托叶膜质,光滑,褐色,卵状披针形;叶片近菱方形,长10~15cm,宽10~12cm,上部3~7浅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偏心形,边缘有突尖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花6~7朵,粉红色。呈伞房状排列;花序梗粗壮,根出,长10~20cm;雌雄同株;雄花花被4片,内外各2,雄蕊10~15枚,离生;雌花花被3片,内1外2,子房呈纺锤形,3棱,花柱3枚,离生。蒴果无翅。 花期7月,果期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43页.图36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阴湿岩石缝及谷底。 分布于四川(峨眉山)、贵州、 。【生药】:栽培 宜于温暖、阴湿环境。 土壤以疏松、肥沃、湿润为好。用根状茎繁殖,秋、冬季或早春时,结合采收选取有芽的嫩茎。截成3~7cm长的小段作种栽。 按行株距各25cm开穴,深3~6cm,每穴播种栽3段,成“品”字形排放,栽后覆土或盖上土杂堆肥。 出苗后,中耕除草;冬季倒苗时须施厩肥或堆肥。 采集 秋后采挖根茎,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药材产于四川。 鉴别 根茎圆柱形,弯曲,表面棕黄色,具扭曲的纵皱纹及须根痕。 质脆,断面平坦,中心有一棕红色的圆心,如一点血状。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含黄酮类、鞣质、酚性成分,甾醇、三萜成分,皂甙、强心成分。 参考文献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12 【药性】: 性味 甘、苦,微寒。 ❶ 《中药大辞典》:“甘、苦,微寒。” 功效 补气,养血,止血。 主治 男女虚弱,咳嗽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及女子干病。 ❶ 《中药大辞典》:“生血,活血。治男女虚弱,红崩,白带及女子千病。 ” 用法用量 内服:炖肉,30~5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中草药学》:“治体虚带下:一点血15~30g,水煎服。” 食疗 ❶ 《四川中药志》:“治虚弱带下:一点血、一朵云,共研末,炖肉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