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同心结
古代以信物定情的恋爱方式。同心结,是一种传统的双线结式,由两股五彩丝绳绾成连环回文的形式,将结子抽紧而成。男女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心心相印,同心结正因其形态是两股彩绳交相盘绕于“结”的中心,而被赋予了男女“永结同心”的寓意,从而成了男女相爱、“恩深情长”的信物。古代男女恋爱,常以同心结相赠情人,表示爱情深厚、“永结同心”。唐宋时其俗更是盛行一时。隋炀帝赐夫人金盒子,合中装的就是几枚同心结。唐宋词中写到同心结者,更是多不胜数。如刘禹锡《杨柳枝》词:“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欧阳修《玉楼春》词:“佳辰只恐幽期阔,密赠殷勤衣上结。”又《武陵春》词:“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皆是。同心结,除用彩色锦缎、丝带编织外,也有用其他材料的。如唐人薛涛《春望词》:“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这是用草编结。宋人李婴《忆秦娥》词:“闲将柳带,试结同心。”这是用柳条编结。还有用苇杆编扎成同心结式的火把的,称作“同心苣”。如唐人段成式《嘲飞卿》:“愁机懒织同心苣,闷绣先描连理枝。”李清照《菩萨恋》词:“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同心结,除了作为情人相赠的信物外,宋人婚礼上也用作仪物,详见“牵巾”、“合髻”、“合卺”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