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赠卫八处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赠卫八处士

 题解
 这首诗是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暴发三年有余,叛军非常猖獗,局势动荡不安。这首诗就是抒发诗人对离乱时代的感叹。
 
原文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①动如:往往像。参与商:二星名,一晨出,一晚出,终不相见,喻分离或不得相见。 ②惊呼:指听到已死去的朋友人名而惊叹。热中肠:内心焦躁不安。 ③君子:指卫八。 ④怡然:喜悦。父执:父亲的好友。执,志同道合的人。上二句写卫八儿女。 ⑤罗:罗列。酒浆:酒菜。 ⑥剪春韭:新割韭菜待客。间:掺和。黄粱:小米。掺入小米使饭更加香软。 ⑦累:接连。觞:古代酒器。 ⑧故意:故人情意。
 赏读
 开头四句写二人相逢时的悲喜之意。以参星商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暗示动乱时代故人相逢之难,表明二人聚少离多。这既是对今日相逢不胜悲喜的流露,也寄寓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以下六句叙写亲故友人和自身的巨大变化。亲故衰亡过半,自己和友人都已鬓发苍苍。在对世事变化的惊叹惋惜之中,更流露出在乱世中得以幸存,并且能够相逢的感慨。“焉知”二句,即是对幸存且能相会的欣慰,又隐含着世事动荡、生活艰难的深深痛伤,反映出浓厚的时代氛围。以下十二句叙写相见后之事,在叙述之中又融注深沉的人生感慨。“昔别”二句借写儿女成行的情景,抒发弹指之间,迟暮已至的感慨,并引出下文。接着四句写卫八的儿女们对自己亲切可爱的态度,然后写友人对自己的深情招待。常见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的淳朴友情。主客连饮十杯酒,表明各人心中激动难言的感情,这种感情中既有对相聚的珍重,又暗示着对离别的感伤。末尾两句写明日相别,与首句人生聚少离多相呼应,抒发一别之后难以相逢的悲苦之情。
 这首诗选取故人相逢的的家常情境,运用家常话语,叙写逼真、细腻,感情质朴深厚,具有汉魏乐府的格调。
 


古诗《赠卫八处士》赏析解读 - 言情赠友诗 - 可可诗词网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饮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兴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诗作于杜甫为华州司功时,往返于东都、华州间,偶遇旧友,感而作此。
 诗起首突兀,开口即懊恨。“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道尽人间别离情事,动辄如天上参商二星之此出彼落,不得相见。然而今夕相逢,实为一大幸事,诗意也为之一转。于是铺叙开来,是“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这时共烛相对,感慨万千。彼此均已老大,友朋多半死亡,二十年后重逢,真是莫大幸事。诗章到此一断。紧接着再用提笔,回想过去: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这里从过去说到现在,而儿女之敬父执,款待父执,情意真挚。诗章到此又一断。总看这两段,虽然纯用直叙手法,但笔笔是叙,笔笔是转,极显顿挫之妙。之后,又改用对话手法,掀起波澜。“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真是故友重逢,知己畅饮,频频举杯。而客人 (诗人自己) 答称“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形成感情交流,而友谊更是长青。诗笔到此,又荡开一层,写道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友朋固将告别,而世事更不可知。这就是悲天悯人之思,境界是更高一层。并和起首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遥相呼应,有击首尾应、击尾首应之妙。其感情与理智亦是融为一体的。前曰“人生”,后曰“世事”。前为“参与商”,后为“隔山岳”,总见人生聚散不常,别易见难,世事更难逆料。实为永恒的真理。
 诗写得极为真实,所以也极为厚重,极真极厚,为本诗最大特色。而由于诗为古诗,可以铺叙。但其铺叙手法又与散文有所不同。散文是必意达而后转,诗则不必意达,须即转。散文惟恐说不尽,诗则惟恐意不藏。诗贵愈转愈曲,愈藏愈深。这首诗是极符合这一要求的。首端二句 即忙作一转,中二段虽为直叙,然笔笔是转。至末,一主一客两转,结句又一转。通首无一直笔,决无平板之累。而抑扬顿挫,见真精神。究其渊源所自,当为得旧传苏武李陵赠答诗之神髓,而加以发展的。诗,从章法上看,有独白的感慨,有场面的更替,有对话的深情,极富有戏剧性,而感人至深的。为杜甫中篇五古诗之代表作之一。

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赠卫八处士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杜甫
←上一篇:哀王孙 下一篇:梦李白二首·其一 →
诗词简介:
 这首诗是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暴发三年有余,叛军非常猖獗,局势动荡不安。这首诗就是抒发诗人对离乱时代的感叹。
 
肃宗乾元元年(758)元月杜甫改任华州司功参军。当年冬赴洛阳,次年(759)春由洛阳返华州。这首诗即作于途中。卫八,杜甫年轻时的好友。处士,隐居的读书人。杜甫与卫八分别20年,重逢于兵荒马乱之中,惊喜交集。老友盛情款待,诗人感慨万端,然天明又将分别,后会更难预期,不禁无限怅惘。原诗如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 zènɡ wèi bá chǔ shì 》 
    《 赠 卫 八 处 士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rén shēnɡ bù xiānɡ jiàn , dònɡ rú cān yù shānɡ 。 
    人 生 不 相 见 , 动 如 参 与 商 。 
    jīn xī fù hé xī , ɡònɡ cǐ dēnɡ zhú ɡuānɡ 。 
    今 夕 复 何 夕 , 共 此 灯 烛 光 。 
    shǎo zhuànɡ nénɡ jǐ shí ? bìn fā ɡè yǐ cānɡ 。 
    少 壮 能 几 时 ? 鬓 发 各 已 苍 。 
    fǎnɡ jiù bàn wéi ɡuǐ , jīnɡ hū rè zhōnɡ chánɡ 。 
    访 旧 半 为 鬼 , 惊 呼 热 中 肠 。 
    yān zhī èr shí zǎi , zhònɡ shànɡ jūn zǐ tánɡ 。 
    焉 知 二 十 载 , 重 上 君 子 堂 。 
    xī bié jūn wèi hūn , nán nǚ hū chénɡ xínɡ 。 
    昔 别 君 未 婚 , 男 女 忽 成 行 。 
    yí rán jìnɡ fù zhí , wèn wǒ lái hé fānɡ 。 
    怡 然 敬 父 执 , 问 我 来 何 方 。 
    wèn dá nǎi wèi yǐ , ér nǚ luó jiǔ jiānɡ 。 
    问 答 乃 未 已 , 儿 女 罗 酒 浆 。 
    yè yǔ jiǎn chūn jiǔ , xīn chuī jiān huánɡ liánɡ 。 
    夜 雨 剪 春 韭 , 新 炊 间 黄 粱 。 
    zhǔ chēnɡ huì miàn nán , yì jǔ lèi shí shānɡ 。 
    主 称 会 面 难 , 一 举 累 十 觞 。 
    shí shānɡ yì bú zuì , ɡǎn zǐ ɡù yì chánɡ 。 
    十 觞 亦 不 醉 , 感 子 故 意 长 。 
    mínɡ rì ɡé shān yuè , shì shì liǎnɡ mánɡ mánɡ!
    明 日 隔 山 岳 , 世 事 两 茫 茫 !

  • 《贈衛八處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男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 
    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 
    打听故友大半都已逝去了,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 
    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 
    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杯。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 ①动如:往往像。参与商:二星名,一晨出,一晚出,终不相见,喻分离或不得相见。 
     
    ②惊呼:指听到已死去的朋友人名而惊叹。热中肠:内心焦躁不安。
     
    ③君子:指卫八。
     
    ④怡然:喜悦。父执:父亲的好友。执,志同道合的人。上二句写卫八儿女。
     
    ⑤罗:罗列。酒浆:酒菜。
     
    ⑥剪春韭:新割韭菜待客。间:掺和。黄粱:小米。掺入小米使饭更加香软。 
     
    ⑦累:接连。觞:古代酒器。 
     
    ⑧故意:故人情意。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开头四句说: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灯烛光下叙谈。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诗人与卫八重逢时,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三年多,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诗人的慨叹,正暗隐着对这个乱离时代的感受。 
     
     久别重逢,彼此容颜的变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而此时俱已鬓发斑白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两句,由“能几时”引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表现出一片惋惜、惊悸的心情。接着互相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火辣辣地难受。按说,杜甫这一年才四十八岁,亲故已经死亡半数很不正常。如果说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已经隐隐透露了一点时代气氛,那么这种亲故半数死亡,则更强烈地暗示着一场大的干戈乱离。“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故意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无幸存的欣慰,又带着深深的痛伤。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而无处不关人世感慨。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此番重来,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里面当然有倏忽之间迟暮已至的喟叹。“怡然”以下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诗人款款写来,毫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接着又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这自然是随其所有而具办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主称”以下四句,叙主客畅饮的情形。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动,当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长”,概括地点出了今昔感受,总束上文。这样,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末二句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暗示着明日之别,悲于昔日之别: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开头四句写二人相逢时的悲喜之意。以参星商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暗示动乱时代故人相逢之难,表明二人聚少离多。这既是对今日相逢不胜悲喜的流露,也寄寓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以下六句叙写亲故友人和自身的巨大变化。亲故衰亡过半,自己和友人都已鬓发苍苍。在对世事变化的惊叹惋惜之中,更流露出在乱世中得以幸存,并且能够相逢的感慨。“焉知”二句,即是对幸存且能相会的欣慰,又隐含着世事动荡、生活艰难的深深痛伤,反映出浓厚的时代氛围。以下十二句叙写相见后之事,在叙述之中又融注深沉的人生感慨。“昔别”二句借写儿女成行的情景,抒发弹指之间,迟暮已至的感慨,并引出下文。接着四句写卫八的儿女们对自己亲切可爱的态度,然后写友人对自己的深情招待。常见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的淳朴友情。主客连饮十杯酒,表明各人心中激动难言的感情,这种感情中既有对相聚的珍重,又暗示着对离别的感伤。末尾两句写明日相别,与首句人生聚少离多相呼应,抒发一别之后难以相逢的悲苦之情。
     
     这首诗选取故人相逢的的家常情境,运用家常话语,叙写逼真、细腻,感情质朴深厚,具有汉魏乐府的格调。
     
  • 开头四句写二人相逢时的悲喜之意。以参星商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暗示动乱时代故人相逢之难,表明二人聚少离多。这既是对今日相逢不胜悲喜的流露,也寄寓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以下六句叙写亲故友人和自身的巨大变化。亲故衰亡过半,自己和友人都已鬓发苍苍。在对世事变化的惊叹惋惜之中,更流露出在乱世中得以幸存,并且能够相逢的感慨。“焉知”二句,即是对幸存且能相会的欣慰,又隐含着世事动荡、生活艰难的深深痛伤,反映出浓厚的时代氛围。以下十二句叙写相见后之事,在叙述之中又融注深沉的人生感慨。“昔别”二句借写儿女成行的情景,抒发弹指之间,迟暮已至的感慨,并引出下文。接着四句写卫八的儿女们对自己亲切可爱的态度,然后写友人对自己的深情招待。常见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的淳朴友情。主客连饮十杯酒,表明各人心中激动难言的感情,这种感情中既有对相聚的珍重,又暗示着对离别的感伤。末尾两句写明日相别,与首句人生聚少离多相呼应,抒发一别之后难以相逢的悲苦之情。 这首诗选取故人相逢的的家常情境,运用家常话语,叙写逼真、细腻,感情质朴深厚,具有汉魏乐府的格调。
  •  诗人是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情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会,特别不寻常。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时光,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宁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彩。“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可以想象,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的一夜,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啊。诗人对这一夕情事的描写,正是流露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它使读者感到结束这种战乱,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感情与愿望。
     
     这首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是一种内在的沉郁顿挫。诗写朋友相会,却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便格外见出内心的激动。但下面并不因为相会便抒写喜悦之情,而是接以“少壮能几时”至“惊呼热中肠”四句,感情又趋向沉郁。诗的中间部分,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惋,带给诗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的语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诗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前后一片苍茫,把一夕的温馨之感,置于苍凉的感情基调上。这些,正是诗的内在沉郁的表现。如果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对照,就可以发现,二者同样表现故人淳朴而深厚的友情,但由于不同的时代气氛,诗人的感受和文字风格都很不相同,孟浩然心情平静而愉悦,连文字风格都是淡淡的。而杜甫则是悲喜交集,内心蕴积着深深的感情波澜,因之,反映在文字上尽管自然浑朴,而仍极顿挫之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