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雷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雷雨》

《大雷雨》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的代表作。全剧共有5幕41场。故事发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城中。商人的儿媳卡杰林娜在家里受尽婆婆卡巴诺娃的虐待,软弱无能的丈夫奇虹又不给她一点同情和安慰,内心十分痛苦。在小姑瓦尔瓦拉的牵线下,她爱上了富商提郭意的侄儿鲍里斯。由于宗教思想和传统道德的影响,在一次大雷雨中,卡杰林娜向婆婆和丈夫坦白出自己和鲍里斯的幽会。在鲍里斯即将被叔父遣送到偏僻的西伯利亚去的时候,卡杰林娜毅然决定冲破家庭牢笼,跟鲍里斯一起出走他乡,但怯懦的鲍里斯缺乏勇气,卡杰林娜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下,终于投河自尽。

《大雷雨》以农奴制改革前的俄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卡杰林娜追求个性解放而被毁灭的悲剧命运,深刻地反映了俄国广大人民不甘封建专制的统治和压迫,渴求自由解放的愿望,无情地暴露了“黑暗王国”的罪恶,尖锐地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卡杰林娜心地善良,表里一致,富于感情,不甘屈辱,具有反抗精神,是“黑暗王国”中追求个人幸福,主张自由独立的新生力量。卡杰林娜虽然思想上受到宗教和传统观念的明显影响,但她不堪非人的待遇,不愿过自欺欺人的生活。为了追求生活的权利和爱情的自由,毅然冲破旧道德的藩篱,挣脱旧礼教的羁绊,抛弃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最终抱着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以死向黑暗势力表示了强烈的抗议。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卡杰林娜的死是对专横顽固势力的“激烈的挑战声”,是投射到“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提郭意和卡巴诺娃是“黑暗王国”的代表。前者是带有宗法制特点的旧式商人的典型,既反映出农奴主专横、野蛮、愚昧的特征,也暴露出资产者的贪婪、掠夺、欺诈的本性;后者冷酷伪善、愚昧无知,是宗法制陈规陋习的忠实卫道士。他们仇视社会进步,摧残新鲜事物。由于他们的压制,造成了奇虹、鲍里斯等人萎靡不振,软弱怕事的性格,更导致了卡杰林娜的悲剧命运。

《大雷雨》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剧情发展严谨自然,戏剧冲突紧张激烈。剧中一些场面或情景似乎和主要冲突无关,但却构成了这种冲突的社会背景和气势氛围,如幕启的风景描写和剧中的雷雨安排,起到了反衬停滞闭塞的黑暗王国和烘托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效果。人物语言既有个性化的特点,又富有散文诗的优美风格。全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较为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戏剧”。

大雷雨

《大雷雨》

俄国戏剧,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这部剧作描写了俄罗斯在19世纪50年代的黑暗宗法制度的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卡杰琳娜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在以其婆母为代表的宗教迷信、封建势力、愚昧习俗等层层压迫下,最后投河自尽的行动,揭示了俄罗斯人民在沉重的封建枷锁下,日益强烈的反抗之声。
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重大,俄国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为此写出了文献论文《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称赞其革命性和深刻性。《大雷雨》由此成为戏剧史上的名篇。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屠格涅夫 ☛

大雷雨

《大雷雨》

19世纪俄国剧作家亚·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的剧本。亚·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俄罗斯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一生写有50多个剧本,《大雷雨》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19世纪中叶,俄国一外省闭塞的小城。失去父亲的鲍里斯前来投奔他的叔父,当地的富商提郭意、悭吝的叔父没有按祖母的遗嘱分给他应得的财产,他成了叔父店里 一个遭受虐待与冷落的伙计。鲍里斯爱上了当地有钱的寡妇卡巴诺娃的儿媳妇卡杰琳娜,她是一个文静秀丽的女人,可她的婆婆却是全城闻名的冷酷而严厉的人。她的丈夫奇虹对母亲百依百顺,任由母亲对卡杰琳娜百般挑剔。卡杰琳娜只能在心里回忆出嫁前自由欢乐的日子,并企盼自己真的能重新得到幸福的生活。一日,奇虹外出,卡杰琳娜请丈夫带她同行,遭到奇虹的拒绝。小姑瓦尔瓦拉十分同情卡杰琳娜,支持她向旧势力挑战,并安排了她同鲍里斯的幽会。不久,奇虹提前回来,卡杰琳娜自觉有罪,心灵上忍受着极大的折磨。在一次大雷雨即将来临的时刻,她认为这是上天对她的惩罚,跪在墙边向丈夫和婆婆公开承认了她和鲍里斯的关系。鲍里斯被他的叔父送往西伯利亚,行前卡杰琳娜从家中逃出与鲍里斯相见,可鲍里斯拒绝了卡杰琳娜把她带走的要求,独自走了。卡杰琳娜纵身跳入伏尔加河的急流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剧作发表于1860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剧本的基本冲突体现了当时社会自由独立和顽固守旧的两股社会力量的斗争,揭露了封建势力的专横和腐朽,卡杰琳娜的反抗被认为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我国剧作家曹禺的《雷雨》深受此剧影响。

奥斯特洛夫斯基像

☚ 父与子   罪与罚 ☛

大雷雨

见“艺术”中的“大雷雨”。

大雷雨

大雷雨

剧作。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卡里诺夫是一个位于伏尔加河上游的乡村城市,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某一个夏天。这里是典型的俄国城市,它野蛮、无知、迷信、贫困。丰饶的大自然和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人赞美它,只有贫民出身的钟表技师赞赏大自然的美丽,并想把它带到这个阴暗的王国里。为了在人行道上建一座日晷谋福大众,他便请有钱、有势力的商人利诃矣捐款,却遭到了他的怒斥。奇虹是女商人卡巴诺娃之子,母亲是位迷信古老训条的伪善者,儿子是位温顺的,完全听母亲话的牺牲者。卡婕莉娜是奇虹的太太,她信仰虔诚,追求自由,因无法忍受丈夫的懦弱,而暗恋着利诃矣的外甥波里斯。瓦尔瓦拉即卡巴诺娃之女也瞒着母亲和利诃矣的店员幽会。有一次奇虹外出时,瓦尔瓦拉安排卡婕莉娜与波里斯幽会,之后,卡婕莉娜却陷于封建道德观和罪恶感之中,在一次大雷雨中,终于当着家人的面,坦白了真情。丈夫的不理解,卡巴诺娃的责备,波里斯的没有勇气,使卡婕莉娜非常失望,她不愿向生活屈服,投伏尔加河自杀了。

☚ 战争与和平   哥罗夫略夫一家 ☛
000038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