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理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理国

唐宋时期以白族为主体在云南洱海地区建立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在南诏奴隶制政权的废墟上建立。建国之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境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在它存在的三百多年间,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大理国王曾多次受宋王朝的册封。双方不断进行互市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汉、白等族人民的共同进步。1253年,大理国被南下的蒙古军所灭。

大理国

中国古国名。五代至宋时以白族为主体所建立的封建领主政权。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大义宁国大明七年或建国末年、937年)初白蛮段思平灭白蛮杨氏大义宁国所建。都羊苴咩城(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旧县城西)。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及冶金技术与汉族水平接近。主要以马匹与内地进行交易。其主曾受宋王朝册封,并不断向王朝称臣纳贡和要求互市。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统治集团通用汉文。盛行佛教。南宋宝祐元年(蒙古宪宗三年、大理国天定年间、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征云南,翌年末代主段兴智被执遂亡。传二十二主,共三百十八年,几与宋王朝相始终。其间,宋绍圣元年(大理国天祐末年、1094年),权臣高升泰接第十四世主段正明位,号“大中国”,绍圣二年(大中国上治元年、1095年)高升泰临终遗命还政于段氏,此后自十五世主段正淳至国亡,大权落于高氏之手,又称“后理国”。后元于其地建云南行省,其主段氏被封为世袭大理总管,高氏等原军政官员多受封为各地世袭封建土司。

大理国

古国名。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云南白蛮大姓段思平建立的封建政权。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西),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冶铸技术均较发达,生产水平接近汉族。主要以马匹与内地进行贸易。宋朝曾册封其主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国内通用汉文,推崇佛教。在其主要辖区以封建领主制代替南诏的奴隶制,官制仍沿用南诏以来的清平官、布燮、九爽、演习等称号,白族大姓段氏、高氏、董氏等及其贵族领主。宋神宗元丰十三年(1080),权臣杨义贞杀第十二世国王段廉义,自立为王,在位仅四个月即被鄯阐侯高智升、高开泰讨灭,立段寿辉为国王。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第十四世国王段正明避位为僧,国人立高开泰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段氏大理国中断。绍圣三年(1096),高泰明奉父高开泰遗命,归王位与段正淳,此后大理国又称后理国。南宋宝祐元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次年灭大理。后元朝建云南行省,大理皇族段氏被任为世袭总管,原军政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大理国传二十二世,凡316年。(图表见下页)
附: 大理国世系

大理国

唐代时的南诏政权亡后三十多年,白族人段思平联合云南东部三十七部“乌蛮”(彝族)于后晋天福二年(937)攻占大理城,建立大理国。南宋宝祐二年(1254)为蒙古所灭。全境分为二府、四郡、三十七部,以洱海周围为中心地区。政和七年(1117),大理使节至开封贡马及其他土特产,宋册封其王为大理国王。段氏世代为王。高氏世代为相,掌握实权。农牧业及手工业均较为发达。自北宋以来,大理马即为宋朝军马重要来源之一。大理人习汉文而不通行汉语,崇信佛教,并欣慕汉文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