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明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明湖济南三大名胜游览区之一。位于济南旧城北部,由诸泉水汇集而成湖,湖四周路程约4.25km,现湖面积约0.465km2,占旧城面积的1/4。湖水流入小清河汇入渤海。湖名始于北魏,宋代称“四望湖”,金代起仍沿用“大明湖”。湖区有秋柳园、南斗祠、小沧浪等胜景10余处。1909年(清宣统元年),在湖南边建遐园,玉带河萦绕园中。位于湖北边高台有元代北极阁,内有至元年间真武帝君塑像,后被毁,1983年复原雕制。湖西北岸小沧浪亭园,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建此亭。古历亭(历下亭)位于大明湖中小岛上,约建于北魏年间,745年(唐天宝四年)杜甫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句。北宋后亭移大明湖南岸,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于湖中重建历下亭。为八角重檐。稼轩祠位于大明湖东南,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于1961年建,1980年重修。由陈毅题匾、郭沫若题联。 大明湖 099 大明湖在济南市中心,面积46.5公顷,由市区多处泉水汇集而成,为泉城一颗明珠,遐迩闻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句,是其优美景色的写照,自古为旅游胜地。湖中有历下亭,始建于北魏,亭前悬“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楹联。湖畔绿树浓荫,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错落。名胜古迹有遐园、北极阁、南丰祠、铁公祠、小沧浪、辛稼轩纪念祠等。 ☚ 济南名泉 泰山 ☛ 大明湖 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一湖烟水,菡萏映日。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南有遐园,建于清末,玉带河萦绕园中,回廊沿河转折,其间叠石筑山,花木扶疏,山上建浩然亭。湖北高台,有元代北极阁,登阁可尽揽湖光山色。湖西北岸有亭园名小沧浪,建于清乾隆年间。面山傍水,绕以长廊,湖水穿渠引入庭中,小沧浪亭踞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清幽。亭台奇巧。园门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书法家铁保所书。长廊西北壁嵌有阮元、梁同书等人诗文墨迹石刻。其东为铁(铉)公祠,已废圮。湖中小岛上有历下亭,建于清代,八角重檐,亭前回廊临水,岸有临湖阁。正厅五间,厅内西壁有杜甫、李邕石刻画像。 ☚ 趵突泉 小西湖 ☛ 大明湖 大明湖Daminghu山东省济南市的最佳风景区,在济南市城北。济南号称“泉城”,大明湖是由市中泉水北汇,聚集而成。面积700多亩。它风景秀美,清波粼粼,柳色依依,给古城泉城增添无限风姿。湖中的历下亭和湖畔的北极庙均为著名的古代建筑。历下亭初建于北魏,现存建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唐天宝四年(745),杜甫在此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将它写成楹联,挂在历下亭亭柱上,后人遂将此名亭、名诗、名书法合称为大明湖“三绝”。 ☚ 千佛山 济南名胜 ☛ 大明湖 大明湖位于市区东北部。湖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当时水域较今湖更广,已种莲藕,故又名莲子湖。唐称历下陂,宋称西湖、四望湖。后部分湮淤而为街市。自金代元好问《济南行记》始,以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至今。湖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水面46.5公顷,经小清河注渤海。春柳夏荷,水光映天,澄鲜一碧,帆亭飘逸湖上,楼阁辉映岸边。宋文豪曾巩有“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之咏。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有“园林优美,堪悦心目,山色湖光应接不暇”之叹。清人刘凤诰则题有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沿湖颇多名胜古迹。湖南有宣统元年(1909)山东提学使罗正均仿宁波天一阁格局而建的遐园(现为省图书馆一部分),园中古木山石、曲水虹桥、回廊亭榭组合得充满诗情画意,园东百步有明湖居,即《老残游记》所写白妞说书处。湖北高台,有元代北极阁。湖东有“南丰祠”。湖心有“历下亭”。此外还有铁公祠、小沧浪、汇波楼、辛稼轩纪念祠等。 ☚ 1. 济南市 铁公祠 ☛ 大明湖大明湖 济南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46.5万平方米,出小清河流入渤海。宋代称“四望湖” 。后日渐堙塞,近一半成为街市。金代开始以大明湖名今城内湖。湖周围布满楼阁亭台、水榭长廊。湖中小岛上有历下亭,八角重檐,建于清代,亭中悬清高宗弘历手书 “历下亭”木匾。亭前回廊临水,岸上建临湖阁。亭后名士轩,5间正厅,内西壁上嵌杜甫、李邕石刻画像,东壁有何绍基书 《重修历下亭记》石刻。湖南有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遐园,园中玉带河萦绕,沿河有回廊。湖西北有亭园小沧浪,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园内亭台奇巧。湖南岸有辛弃疾纪念祠,又称 “稼轩祠” ,1961年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正厅内陈列辛弃疾画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及其各种版本的著作。厅后有临湖茶楼和伸入湖中的九曲亭。 大明湖 大明湖长篇小说。老舍著。1931年写于济南。因原稿在商务印书馆排印时,被焚于“一·二八”沪战炮火,作者未留底稿,又没有兴趣重写,未能与读者见面。作品以1929年济南“五三”惨案为背景,写了母女二人由于生活所迫,流落风尘的故事,反映了黑暗的旧时代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母亲受着性欲与贫穷的双重困扰,与男人的交往也是直截了当的讲肉与钱的获得,在一次次被欺骗后,最后跳大明湖自杀。女儿尽管进行着痛苦的挣扎,但还是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她跳湖自杀时被人救出而结了婚。畸形的婚姻关系,使小说男女主人公倍受折磨,都经受着内心激烈的冲突。“五三”事件发生了,很多人被杀害,而生存的人们,则尝受着国破家亡的滋味。短篇小说《月牙儿》,便是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 ☚ 大冬瓜 大威周刊 ☛ 大明湖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旧城北部。古有“众泉汇流,平吞济泺”之称,由珍珠泉、百花洲、王府池、芙蓉泉、孝感泉等多处泉水汇成。东至秋柳园,南临百花洲,西到乾健门,北靠北城墙,水域面积700亩,约占旧城区四分之一。原湖面积比现在大几十倍,原南岸至珍珠泉,东抵华山。晋永嘉年间(307—312)建城墙将其分割。宋熙宁五年(1072年),济南知州曾巩,为防水患建水北门引湖水入小清河。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修城墙,又把水北门改名汇波门,湖水由此至小清河北流入渤海。大明湖之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城西南有泺水,“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现在的大明湖,《水经注》称“历水”或“陂”。北宋时称“西湖”。至金代,古大明湖填塞,半为街市。以西湖沿袭大明湖之名。郭沫若有“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主要名胜古迹有:两园、四祠、十亭、一阁。设有西、南门。南门在鹊华街的鹊华桥旁,为具有民族形式的彩绘牌坊,额题“大明湖”三个金字,为正门。解放后,经大力疏浚、重修扩建,于1958年辟为大明湖公园。一湖烟水,绿树苍劲,碧波似镜,菡萏映日,景色佳丽。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南岸有遐园、明湖居、秋柳园等;湖北有元代北极阁,内供真武帝君塑像,登阁可尽揽湖光山色;湖东为纪念宋代文学家、齐州知州曾巩的南丰祠;西岸有新建儿童乐园、摩天轮、人造假山等;湖中有碧波环抱的历下亭。此外还有铁公祠、小沧浪、辛弃疾纪念祠、汇泉祠、玉函亭、鸳鸯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湖心亭、月下亭等,均各具风姿。湖岸新植花草、修竹,湖中又扩种100多亩白莲藕,使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妙佳景,更加多姿多彩。 ☚ 大芦湖 大觉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