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庙印度古都马杜赖双神庙的别称。参见“双神庙”。 大庙〈隐〉北京犯罪团伙指劳改场所。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處所 > 太廟 > 大廟 大廟 tàimiào 同“太廟”。 大庙tài miào〖名词〗 大庙 大庙位于西贡半岛南端西岩的佛堂门水道。始建于南宋。相传林姓兄弟两人出海遇风翻船,漂流到东龙洲岛上获救。为了感恩天后的搭救,兄弟俩遂在新界清水湾半岛南端建了大庙。大庙是香港最著名的天后庙,庙内供奉天后女神,数百年来香火不息。特别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远近成千上万的市民由水陆两路云集于此,焚香祭拜,使平日宁静的山野热闹非凡。大庙山上有一块刻于1266年(南宋咸淳二年)6月15日石刻,记载了建庙缘由。 ☚ 青松观 本部大楼·孔庆荧楼 ☛ 大庙 大庙俗称主教堂、大堂、望人寺,中文古籍中常写作“大庙”。坐落在澳门市中心的大堂前地。大庙始建何时,待考,有人估计建于17世纪初叶。在古代,此处曾是一个小山岗,岗下南湾一带濒临大海。租居澳门的葡萄牙人常来此教堂祈祷,眺望海上船只来往,盼望亲人远航平安归来,故称为“望人寺”。华人称为“大庙”。因此处高耸,又称“大庙顶”。沿至今日,地以堂名,教堂周围的街道也称大堂前地,附近称大堂街、大堂围、大堂巷、大堂斜巷、大堂石级、主教巷等。大庙曾毁于飓风。1849年,天主教徒捐资重建。1850年2月14日,澳门主教马达(Dom J.da Matta)主持落成初祀典礼,更名为“无原罪圣母堂”。汪兆镛的《澳门杂诗》曾写道:“大庙最始建,岁首迎耶稣,前导十字架,僧众持咒珠”,描述当时教徒持神像出巡的情景。当时大堂建筑仍用木料结构,难以坚固耐久。至1937年,遂改为混凝土建筑,耗资10.9万澳门元。整座建筑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庄严,内饰堂皇。大庙祀奉的是赫赫有名的圣彼得。大庙古墓埋葬着16~17世纪多名澳门主教的遗骸。还珍藏有宗教名画《圣约翰受洗礼图》、《日本天主教徒在长崎被钉十字架图》等多帧。见“宗教”栏“大堂”条。 ☚ 大三巴牌坊 北帝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