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丞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丞相 大丞相官名。丞相官始置于秦。丞相加大字,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和辽国。《周书·静帝纪》: “ (大象)二年 (公元580年) 夏五月,……庚戌,……柱国、汉王赞上柱国、右大丞相,上柱国、杨州总管、隋国公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帝居谅闇,百官总已听于左大丞相。……九月,壬子,丞相去左右之号,隋公杨坚为大丞相。……大定元年 (公元581年),二月,庚申,大丞相、隋王杨坚为相国,总百揆。” ☚ 大使者 大都督 ☛ 大丞相官名。北魏末置,授予控制朝政的权臣,位在百官之上。东、西魏沿置,任此职者皆独揽军政大权,成为国家实际统治者。北周末分置左、右大丞相,寻罢去左、右之号,以杨坚独任大丞相。隋末战乱时,占据朔方郡的梁师都曾自称大丞相。 大丞相官名。北周太祖宇文泰为西魏丞相时综揽政权。北周建立后沿其制置大丞相,总理政务。初分左右两大丞相,后去左右之号,单设大丞相一人。《周书·静帝纪》: “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五月庚戌,以柱国汉王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帝居谅暗,百官总己以听于左丞相。九月壬子,丞相去左右之号,随国公杨坚为大丞相。”以正阳宫为丞相府,具置僚佐,所属有长史,司马,司录,从事内郎,掾、属,主簿,东閤祭酒,咨议参军,录事参军,功曹参军,记室参军及户曹、仓曹、内兵曹、外兵曹、礼曹、乐曹、法曹、刑狱、城局、墨曹、铠曹、士督、田曹、宾曹诸参军,参军事,行参军,掌细作署,典签,帐内亲信大都督,帐内亲信都监,帐内虞候大都督、帐内虞候都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