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脉炎肾损害
多动脉炎中肾损害的发生率为75~85%,病理学上可见两种不同肾脏损害,可单独发生或合并存在。
❶肾多动脉炎: 是本病最常见的组织改变,常累及弓形及小叶间动脉。病变的特点是全动脉壁的纤维样坏死与炎症反应,以后坏死管壁会形成小动脉瘤。光镜下可见到从炎症浸润到玻璃样变与纤维化的各期损害。临床上有高血压、蛋白尿、尿中有少量红细胞,透明与颗粒管型,这些症状常可间断出现。
❷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内细胞增多,毛细血管有微血栓形成,毛细血管丛部分纤维样坏死,常与球囊粘连,可伴有新月体形成。特点是中度蛋白尿、大量红细胞、红细胞管型和其它管型。常有水肿,血压在早期多正常,到晚期才升高,有些病人迅速进展至肾衰。本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人描述在血清病与磺胺药过敏时,可见到典型的坏死性多动脉炎损害。另有人证明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动物组织中会产生坏死性血管炎,组织学上与多动脉炎相似。诊断依靠多动脉炎的全身表现和肾炎症状,必要时作肾组织活检来帮助诊断。
激素治疗常能控制多动脉炎的症状与肾脏病变的进行。环磷酰胺与抗凝剂和激素亦可合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