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朝据传周代天子之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 燕朝、治朝。外朝在皋门之内,库门之外,有朝士掌之,为议政事之朝。《周礼·朝士》:“乃掌建邦外朝之法。”《列子·仲尼》:“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舆、不治舆,不知亿兆之愿戴己舆、不戴己舆。顾问左右,左右不知; 问外朝,外朝不知……” 外朝❶司寇斷獄弊訟之朝。《周禮·地官·槀人》: “槀人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鄭玄注: “外朝,司寇斷獄弊訟之朝也。今司徒府中有百官朝會之殿,云天子與丞相舊决大事焉,是外朝之存者與!”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廷署部 > 朝廷 > 外朝 外朝 wàicháo 天子、諸侯聽政之所。周制,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庫門之外。《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禮記·文王世子》:“其在外朝,則以官,司士爲之。”鄭玄注:“外朝,路寢門之外庭……掌群臣之班,正朝儀之位也。”《國語·魯語下》:“天子及諸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内朝;自卿以下,合官職於外朝,合家事於内朝。”韋昭注:“言與百官考合民事於外朝也。”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宫中。”參見“三朝”、“内朝”。 外朝wài cháo〖名词〗 外朝 外朝中国先秦王朝的朝会名称。是对内朝而言的。相传周代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分为外朝一;内朝二。外朝是议论政事之朝,地点在皋门之内,库门之外,程序仪式有朝士具体奉行。 ☚ 内朝 搢笏 ☛ 外朝wài cháo丞相帅百官治政之处。周天子与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中朝、燕朝。中朝是天子视政之处,燕朝是天子与宗人集议之处,或王退朝后接见大夫之处。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又组成以大司马、前后左右将军、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参与的中朝(内朝)。《汉书·刘辅传》:"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注:"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参看《周礼·秋官·朝士》、《礼记·玉藻》。 外朝与内朝相对而言。秦及汉初,中都官本无内外之分,丞相为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以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近侍臣组成内朝,参与大政决策。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变成一般的政务机关。 外朝❶相传周天子、诸侯的三朝之一,由朝士掌管,是国君听理政事的处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