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名优之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名优之死 名优之死三幕话剧。田汉编剧。发表于1929年《南国月刊》第1期。一生忠于艺术事业的名优刘振声,看到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女演员刘凤仙经不住恶势力的引诱、腐蚀,艺术生命将被摧毁,心中十分悲痛。为了挽救女弟子,他公开与恶势力的代表人物杨大爷发生正面冲突,最后气死在舞台上。剧本通过刘振声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故事,控诉了旧社会反动势力对艺人的迫害和对艺术事业的摧残,歌颂了艺人的反抗斗争精神。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老艺人的典型形象,结构严谨,笔墨简练,是作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 委曲求全 屏风后 ☛ 名优之死 名优之死三幕话剧。田汉著。初稿为二幕,写于1927年冬,1928年上海艺术大学鱼龙会首演; 1929年1月增写为三幕剧,南国社在南京首演。初刊1929年5—6月上海《南国月刊》第1、2期。初收1931年4月上海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一集》。剧本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官绅迫害艺人、摧残艺术的罪恶。刘振声一生嫉恶如仇,酷爱戏剧艺术,却遭到黑社会势力的造谣中伤和凌辱迫害,终于含冤死在舞台上。剧本还写了女演员刘凤仙的成长和毁灭,刘振声以一生心血,将她从一个孤儿培养成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但她在官绅杨大爷的种种诱惑下,逐渐走上堕落的道路。“这篇悲剧表现出作者艺术上的新发展,简练朴素,现实主义倾向压倒感伤颓废的倾向”(陈瘦竹: 《田汉的剧作》)。在田汉早期的现实主义的剧作中, 《名优之死》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表现了剧作家明确的斗争方向,他敢于公然站在被压迫人群中向压迫者掷出投枪,这预示了田汉将要彻底冲出苦闷的樊笼,跨进更新的思想阶段里去。” (李诃: 《田汉的前期戏剧创作》) ☚ 甲子第一天 打出幽灵塔 ☛ 《名优之死》3幕话剧。田汉著。1927年作并首演。1929年5月至6月发表于《南国》月刊第1、2期。描写京剧名伶刘振声,为捍卫艺术事业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而牺牲在舞台上的悲剧。 名优之死 137 名优之死三幕话剧,田汉作于1927年,最初发表在1929年《南国月刊》第1期。剧本写名优刘振声花费大量心血培养刘凤仙成为著名青衣,但凤仙为“流氓化的绅士”杨大爷所引诱,逐渐堕落。刘振声因之同杨发生冲突。杨使出流氓手段,趁刘振声因气愤而哑嗓之际,唆使人在台下大喝倒彩,迫使一代名优气绝于后台。该剧鞭斥了杨大爷之流的卑劣,揭露了旧时代对艺术的摧残。 ☚ 一只马蜂 五奎桥 ☛ 《名优之死》ming you zhi siThe Death of a Famous Actor→田汉(Tian H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