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性损伤
复合性损伤是指两种或更多的性质不同的致伤因子所引起的损伤。这类损伤在平时不多见,如: 火灾中伤员可同时发生烧伤(物理性损伤)和骨折等(机械性损伤)。在战时使用高能量爆炸性武器后,许多人可发生复合性损伤。
诊断检查时要认真细致,以免遗漏。例如,电击伤可同时造成烧伤、电流对组织细胞的损害和某种机械性损伤。烧伤在外表易见;机械性损伤症状也较明显;但电流对神经、心肌或血管的损害在初期易被忽视。又如: 核武器爆炸所引起的损伤可能更较复杂,其杀伤因子包括冲击波、闪光或热辐射、γ射线和其他射线或粒子,以及二次投射物(飞石等)或建筑物倒塌等的暴力作用。致伤程度一般与核武器吨级成正比,与人体距爆心的距离成反比,又与人体防护条件有密切关系。各种组织器官对上列各种杀伤因子的耐受性和反应也不相同,如冲击波易使含气、含水的器官破裂,闪光最易使眼受伤,γ射线等最易使造血器官抑制等等。因此,必须对伤员进行系统的监测,判定各种损伤的轻重缓急,以便救治。
处理非射线的复合性损伤,与多发性损伤相似。按照优先抢救生命的原则,应先抢救窒息、大出血、休克等。待伤员的全身状态比较稳定时,进行其他治疗。例如:烧伤合并挤压伤、且有休克时,应先静注电解质液、代血浆等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早开始使用抗生素和必要的破伤风抗血清。待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回升,对烧伤伤面进行清洁、清毒、包扎等。随时记录尿量,化验尿常规等,密切注意肾功能变化。如果肾功能能够维持,就考虑及早进行焦痂处理或植皮等。但一旦发生挤压伤综合征,则须积极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于有放射性损伤和沾染的复合性损伤,除了抢救休克等急症情况外,应及早进行彻底清洗,除去放射性沾染物。受γ射线损伤后,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均可减少,易发生感染和出血,故应使用抗生素、输入新鲜血等。对眼烧伤、皮肤烧伤、鼓膜穿孔、肺泡破裂和肺实质炎、肠破裂或放射性肠炎等,均须作相应的治疗措施。这类损伤的预后不良,或可使某些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因此必须加强防护措施,免受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