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怀圣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怀圣寺

 又称“狮子寺”,俗名“光塔寺”是中国江南伊斯兰教四大名寺之一。怀圣寺坐落在广东省的广州市。因缺少确切的文字资料,所以该清真寺的建筑年代说不准确。但是,最晚也不晚于明代。该寺的礼拜大厅、长廊、望月楼等建筑是阿拉伯和中国风格相结合的。寺侧有一座高16丈5尺,形似蜡烛的“番塔”。原塔顶端处放置一金鸡,随风吹而转,用它测风向。入夜点亮火烛,为海船指航。因之,水手和民间都叫怀圣寺为“光塔寺”。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懷聖寺
懷聖寺  huáishèngsì

在廣東廣州光塔路。唐時僑居之阿拉伯人所建。以懷念伊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故稱。爲國内最早清真寺之一。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重修。主要建築有寺門、看月樓、長廊、碑亭、禮拜殿、光塔等。參見本類“懷聖塔”。參閲道光《廣東通志·古蹟略·寺觀一》。

怀圣寺

亦称“光塔寺”。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广东广州市内光塔路。由寺院和光塔组成。据寺内元至正十年(1350)郭嘉《重建怀圣寺记》碑称, 寺相传建于唐。一说建于南宋。元至正十年、明成化三年(1467)、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及1935年等多次重建复修。院内有望月楼、东西长廊、大殿、沐浴室等,梁架结构及雕刻多为明代建筑风格。塔在寺院右方,高36.3米,其形圆如蜡烛,下层如烛身,上层如烛心,中为实心柱,柱与外壁间盘旋而上,塔顶有宣礼楼。古称“番塔”,初见于南宋方信儒《南海百咏》,为当时侨居中国的穆斯林(被称为“蕃客”)所建,塔顶原置一金鸡,随风南北:夜间携灯其上, 以导航向。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金鸡为飓风所堕, 今状为晚清所修。

怀圣寺

中国东南沿海四大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光塔路。亦称“光塔寺”。塔高35.75 m,形如蜡烛。明清以来,几经修建。1935年又重建大殿,面阔3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圣寺

怀圣寺

伊斯兰教寺院。在广东广州市光塔路。相传是唐代来华的阿拉伯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为首集资修建的。当时这里是阿拉伯人聚居之处,建寺便于进行宗教活动。为了表示远在异国的穆斯林对圣人穆罕默德的怀念,故名怀圣寺。寺内建有一座圆柱形砖构邦克塔 (即宣礼塔),是为呼唤教徒礼拜的,俗称光塔。寺又名光塔寺。塔高36.3米,造型浑厚质朴,颇具西亚建筑风格。中空内有螺旋梯可至塔顶,顶上装有一只金鸡,随风转动,可测风向 (已毁)。夜晚上置灯火可为船队导航,一塔多用,当年曾为来港的船队提供了方便。寺院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格局既符合伊寺教规要求,又以中国传统的以中轴线为主两侧对称的手法修建。除光塔外,还有寺门、望月楼、水房、东西长廊、左右碑亭、礼拜殿等。主殿礼拜殿建于寺院后部,坐 西 朝东,华 贵 高敞,金 碧 辉煌,装饰和色彩都具有西亚特色。教徒们须经过三重门,穿过古榕浓阴,花草芬芳的三进院落,绕过古朴的望月楼,始能到达礼拜殿。环境优雅静谧,殿堂宽广,可容千余人同时礼拜。怀圣寺是我国沿海地区最早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至今仍在接待国内外穆斯林前来进行宗教活动。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就设在寺里。

☚ 松江清真寺   同心清真大寺 ☛
怀圣寺

怀圣寺

位于光塔路,又名光塔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相传是阿拉伯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为怀念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而建。寺内花木扶疏,礼拜堂、亭、楼、廊房参差错落,其中光塔尤具伊斯兰教建筑特色,高36.3米,外观光圆如柱,塔内有螺旋形梯级直贯塔顶。塔级原置一铁制小鸡,随风旋转,以测风向,后以铜葫芦替之,夜间置灯导航。唐时寺周为阿拉伯商人寄居地。今存元碑《重建怀圣寺记》,为我国中外交通往来的历史见证。

☚ 花塔   圣心大教堂 ☛
怀圣寺

怀圣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始建年代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相传为唐代到中国的阿拉伯传教师赛尔德·宛葛斯所建,以怀念穆罕默德圣人而取此名。该寺由寺门、客厅、长廊、沐浴室、望月楼、碑亭、礼拜殿及光塔组成,可容一千多穆斯林活动。光塔在寺的西南隅。清代以前称为番塔。原名邦克塔,邦克是波斯语的音译,“邦克”与“光”发音相近。又因夜间塔顶灯光为海船导航。遂习称为光塔。一说因塔身笔直光滑而得名。塔高36米,砖砌,中为实心柱,有梯道可供登临。塔顶原置一金鸡,随风旋转,以测风向。该寺是中国和伊斯兰教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伊斯兰教国际友人宗教活动的场所。现为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

☚ 利玛窦   汤若望 ☛

怀圣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称光塔寺。俗称狮子寺、龙凤寺。位于广州。与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清真寺并称为中国东南地区四大古寺。相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一说建于宋代,元朝至正十年(1350)以及明清两代,乃至1935年曾多次重修。院内有望月楼、东西长廊、大殿、浴室等设置。大殿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光塔耸立在寺院右前方,乃阿拉伯式建筑。光塔本“邦克塔”之谐音,乃中国伊斯兰教最大者。初见于南宋岳珂的《桯史》,为侨居中国之穆斯林所建,古称“番塔”。露出地面总高36.3米,形圆似蜡烛,下层为烛身,上层为烛心,中为实心柱。外层光滑,全部砖砌,塔内有梯,为螺旋形,有出入二道,塔顶有宣礼楼。塔尖原有金鸡,以鸡翼之倾向,觇风候。入夜点灯其上,以导归帆。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七月,金鸡为飓风吹落。风格独特,为国内少见。寺内原有元朝官吏郭嘉于至正十年所撰《重修怀圣寺记》碑,为中国礼拜寺之较早记录,是断定该寺建筑年代之重要依据。寺所在地为广州著名风景区,被称为“羊城八景”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