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声罪致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声罪致讨

声罪致讨

宣布对方的罪行,表明讨伐的原因。声,宣布。《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致,表达,传达。

☚ 统军   书记 ☛
声罪致讨

声罪致讨

宣扬罪行,公布罪状,进行讨伐。指公开对人发起攻击。声罪:宣扬罪行,公布罪状。致:表达。讨:讨伐。

☚ 平地风波   同室操戈 ☛
攻击的程度

攻击的程度

公开对人攻击:声罪致讨
 公开或隐蔽的攻击:明枪暗箭 暗箭明抢
尖锐攻击:针刺
猛烈攻击:轰大炮
恶意攻击:丑讦
 见识浅陋、眼界狭隘的人狂妄自大,恶意攻击他人:井蛙谤海
 用恶毒的话攻击:恶语伤人 恶语相加
 恶毒攻击:毒箭
 用恶毒的话污蔑攻击:恶语中伤
击中心病:撞心拳
众人都用语言攻击:群谤 众口交攻
大家一齐起来指责攻击:群起而攻之

☚ 攻击的方式   打击 ☛

讨伐

讨伐

讨(讨征;剪讨;掩讨;扑讨;战讨) 诛(诛伐;诛讨;诛罚;行诛) 剿(剿击) 征(征伐;征诛;征罚;征讨;征剿) 刑 罚 惩膺 挞伐 翦伐 薄伐 黄钺
天子的讨伐:王诛 天征
 以王师征伐:天讨
受命自主征伐:颛征
以武力征伐:力政 力征 力役
调兵讨伐:调征
用兵征伐:大正
出师征伐:整旆 白旄
宣布对方的罪状,出兵讨伐:钦罚 兴师问罪 问罪兴师 兴师见罪 兴师讨罪 发兵问罪
宣布罪状并讨伐:声罪致讨
 历数其罪而讨伐之:讨问
把君王所痛恨的人作为敌人加以讨伐:敌王所忾
进军讨伐:进剿 征进
开始征伐:启伐
艰苦的征伐和险恶的战斗:苦征恶战 苦争恶战
兴兵越境讨伐:侵伐
征战,讨伐:杀伐
 征战杀伐:顿刃
以强兵讨伐:电讨
驱逐讨伐:驱剿 攘讨
攻击讨伐:攻讨
 进攻讨伐:拔伐 进讨 进征 攻剿 袭讨
 攻打讨伐:攻伐 克伐
 侵凌攻伐:陵伐
以应变出奇之计进行讨伐:雕剿
用征战讨伐的方式制止战乱:以杀去杀 杀以止杀 以杀止杀
追赶讨伐:追讨
追迫讨伐:蹴讨
拦截讨伐:邀讨
搜查讨伐:搜讨
剪除讨伐:揃刈
 诛灭讨伐:诛伐
稽延讨伐:稽诛
(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讨伐)

另见:出兵 攻打 叛乱 平定 攻击 谴责

☚ 讨伐   讨伐对象 ☛

声讨

声讨

申讨 诛伐 责伐 鸣鼓
声讨他人的罪行:鸣钟鼓
公开声讨:明声
 公开揭露声讨:公讨
用文字声讨:笔伐 笔诛
用语言谴责,声讨:口伐 口诛
以严正之辞宣布罪状,进行声讨、谴责:奉辞问罪
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口诛笔伐 口伐舌击 笔伐口诛 笔诛墨伐
公布对方的罪行对其进行声讨:声罪致讨
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大张挞伐
(公开谴责:声讨)

☚ 问罪   骂 ☛

声罪致讨

成语。公布对方的罪行。发动对他的攻击。《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清·张贵胜《遣愁集·须眉妇》:“唐代宗在东宫时”条评:“(李)辅国弄权,法应受诛,朝廷作事,何不明目张胆,声罪致讨,而乃掩耳盗铃,以贼杀之乎?”

声罪致讨

公布对方的罪行,发动对他的攻击。《国语·晋语五》: “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清代张贵胜《遣愁集·须眉妇》: “(李)辅国弄权,法应受诛,朝廷作事,何不明目张胆,声罪致讨,而乃掩耳盗铃,以贼杀之乎?”

声罪致讨shēng zuì zhì tǎo

denounce and chastise;launch (/make) open attacks on sb.
❍ 凡是不同意他的观点的人,他都要~。He made open attacks on anyone who disagreed with him.

声罪致讨shēnɡ zuì zhì tǎo

声:宣扬;致:表达。宣扬对方的罪行,发动对其的攻击。指公开对人发起攻击。attack sb. openly, denounce the guilty and to chastise

声罪致讨shēng zuì zhì tǎo

【解义】声:宣扬。致:表达。宣扬对方的罪行,发动对他的攻击。形容公开地对人攻击。
【用法】用于书面语。含贬义。
【例句】同志之间不宜~。

声罪致讨shēnɡ zuì zhì tǎo

宣布对方的罪行并发动对他的讨伐。

声罪致讨sheng zui zhi tao

声:声张,宣布。致:给予。宣布罪状,加以讨伐。形容公开对人发动打击。
【近】大张挞伐传檄天下

声罪致讨shēngzuì-zhìtǎo

〔并列〕 声,宣扬。致,表达。宣扬对方罪行,发动对其讨伐。形容公开宣战。语本《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 用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对立行为。
【近义】兴师问罪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