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声病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声病说 声病说南朝齐沈约等人有关诗歌声律的理论。因在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提出,又名“永明声病说”。主要包括分“四声”、免“八病”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四声”见于《宋书·谢灵运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浮声”大约指平声, “切响”大约指上、去、入三声(相当于后人所说仄声)。即要求诗歌语音于错综变化中富有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免“八病”指五言诗应避免八项弊病,即“平头”(句头用同声字)、“上尾”(句末用同声字)、“蜂腰”(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鹤膝”(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大韵”(在九字内有与韵脚同韵的字)、“小韵”(在九字内有同韵的字)、“旁纽”(在一句里有双声字)、“正纽”(在一句里有同声同韵同纽的字)。“纽”指四声相纽,如东董冻笃之类。但“八病”异说甚多,如有的说每句首尾皆仄声而中一字平声为蜂腰,每句首尾皆平声而中一字仄声为鹤膝等。“声病”说对我国古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但由于规定过严,流于繁琐,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片面追求声律的不良倾向。 ☚ 缘情说 神思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