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庶天隔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门阀统治的确立,士族与一般人的区分日益严格,甚至皇帝亦难干预。籍状上必须注明是否士族(一说有单独的户籍)。士族凭借门第平流进取,累世公卿,享有政治特权。南朝更规定“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寒族)以过立(年过三十岁)试吏。”并享有荫亲属、衣食客、佃客及“百役不及”的经济特权。官僚制度中亦逐步形成清显和浊职的区别,前者为士族所垄断,寒人难以染指。魏孝文帝改革受此影响,明确规定清、浊不准混淆。他们“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 《文苑英华》卷七六○)决不与寒门通婚,标榜门阀,重视家讳,重视谱牒。故曰:“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