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得港PortSaid港市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称波赛、码赛埠、包尔塞、波利寨、帕赛、波塞。在今埃及苏伊士运河北端。公元1859年随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兴建。1952年埃及独立后,回归埃及。1956年在英、法侵略埃及战争中被严重破坏,战后重建。今为塞得港省省会。 塞得港苏伊士运河北端河口型海港。经纬度31°14′N,032°16′E。位于苏伊士运河北口,系埃及第2大港口,苏伊士运河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亚热带地中海气候,1月气温7℃,7月为37℃,平均降水量700mm,平均潮差1.3m。主要泊位23个、岸长5188m、岸吊起能力45t、浮吊200t、最大水深13.7m、筒仓容量2.4万t、油罐容量25万t、最大停靠4.5万t船舶。装卸效率:谷物每时400t。自由工业区面积364万m2。该港是世界煤炭和石油储存港之一,是澳、新及南亚与地中海各港之间的转口港。 塞得港埃及港市。位于苏伊士运河北口。海军基地,可停靠各种舰船和修理万吨级舰船。 塞得港 塞得港埃及港市,塞得港省首府。位于苏伊士运河北端入海处。1859年随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兴建,以当时埃及派驻的总督塞得巴夏的名字命名。1956年在英、法侵略埃及的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在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城市也曾遭以色列攻击。1975年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后,得以迅速发展。有船泊维修、化学、鱼类冷冻与加工等工业。铁路、公路通开罗。是良好的人工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石油贮藏港之一。系大洋洲、南亚与地中海各港间商货的转口港,尼罗河三角洲东部所产棉花、稻谷的出口港。1963年周恩来总理曾到此访问。 ☚ 塞纳河 塞内加尔 ☛ 00007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