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镇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镇起义

112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士兵和各族人民大起义。北魏初,为防止柔然的进攻,在北部边境设立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后增为九镇),镇将都由拓跋贵族担任。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镇兵不断受到镇将的残酷奴役和剥削,军官霸占土地,克扣军饷,引起士兵不满,怀荒镇士兵首先起来,于523年起义,杀镇将于景。不久,匈奴人破六韩拔陵在沃野发动起义,杀镇将高阙戍主,得到了六镇士兵和人民的响应。次年,胡琛、赫连恩等也在高平起义,六镇尽为起义军所占。525年,起义军在五原、日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遭到北魏政府和柔然统治者的镇压,破六韩拔陵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 黄巾起义   王薄起义 ☛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大起义。六镇设于北魏初年,后增为武川、怀朔、沃野、柔玄、怀荒、抚冥、御夷、高平、薄骨律等九镇。均以贵族为镇将。魏都城南迁洛阳后,六镇逐渐失去重要性。宣武帝以后,“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他们大都贪残无比,霸占土地,克扣兵饷,对镇兵和各族百姓进行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加上灾荒连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正光四年(523年),怀荒(今河北张北境)镇兵杀镇将起义。不久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破六韩拔陵率士兵杀镇将起义,各族人民及镇兵纷起响应。高平镇兵亦在胡琛率领下起义。起义军连连克捷,六镇尽为所占。北魏政府勾结柔然贵族进行镇压,义军经英勇奋战,终告失败。这次起义揭开了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序幕。

六镇起义

南北朝时期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大起义。北魏初,为防柔然入侵,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边境设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以鲜卑贵族为镇将。正光四年(523年),柔然攻怀荒镇(今河北张北东),兵请开仓发粮以御柔然不许,遂杀镇将于景起义。不久,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匈奴人破六韩拔陵也率兵民杀镇将起义,其他各镇兵民纷纷响应。次年三月,北魏以临淮王元或领兵镇压。义军屡败魏兵。之后,北魏勾结柔然贵族共同镇压义军。六年三月,柔然王阿那环率兵10万攻武川、沃野,义军频战不利。六月,义军渡黄河南移,遭北魏军夹击,六镇居民20余万均被截获,起义失败。

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的大起义。又称北魏末年北方边镇起义。北魏初年,为了抵御柔然的进攻,保卫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于平城沿北边界东起赤城,西至五原长达2000里之地设置了沃野(今内蒙古五原西北)、怀朔 (今内蒙固阳西北)、武川 (今内蒙武川西)、抚冥(武川东北)、柔玄 (今内蒙兴和西北)、怀荒 (今河北张家口北) 等六军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自迁都洛阳后,这些军镇的地位逐渐下降,镇将任意霸占土地,克扣军粮,奴役镇兵,阶级矛盾趋于激化。523年,柔然贵族进犯六镇,大肆劫掠而去。怀荒镇军民要求开仓赈饥,遭到拒绝,遂杀镇将于景起义。次年三月,沃野镇士兵在破六韩拔陵率领下,杀镇将起义,占领沃野,继克武川、怀荒等镇。接着高平镇民也举行起义,举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北边六镇全被义军攻占。北魏统治者遂勾结柔然贵族对义军实行内外夹击,525年,破六韩拔陵兵败牺牲,各镇义军相继被镇压。六镇起义揭开了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序幕。在起义中,各族人民共同斗争,并肩战斗,促进了民族融合。

☚ 北魏孝文帝改革   侯景之乱 ☛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等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简称。北魏初期在京都平城北,阴山一带建立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军事重镇,屯兵驻守,居有鲜卑、汉、匈奴、敕勒、吐谷浑、杂胡、江淮之蛮等。正光四年(523)冬,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建政权,号真王元年。六镇“华夷之民”纷起响应,屡败魏军,揭开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序幕。次年,高平镇民赫连恩等推敕勒酋长末※胡琛为高平王,以应拔陵。秦州羌族※莫折太提也率众起义,自称秦王。孝昌元年(525),北魏邀柔然阿那奓自武川西攻沃野,大败义军,并驱20万降众就食于冀、定、瀛三州。同年八月,柔玄镇鲜卑化匈奴人※杜洛周(一说为敕勒人)又率六镇降户举义于上谷(治今河北怀来东南)。其间,稽胡※刘蠡升也在云阳谷(今山西左云县)举兵反魏。次年正月,五原降户※鲜于修礼(鲜卑化丁零人)率北镇流民起义于定州左城(今河北安平县一带,一说即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众至10余万。八月,鲜于修礼被部将所杀,葛荣(一说鲜卑人)继领其众,自称天子,国号齐,建元广安。武泰二年(528)二月,葛荣击杀杜洛周,并其众,占有幽、冀、定、燕、瀛、相等州,有众数十万。八月,葛荣率众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为尔朱荣所破被擒,余众悉降。随着这支起义军的失败,其他各地的反魏斗争也陆续被镇压。起义历时五年,席卷北方,给北魏以沉重打击。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起义。北魏初年,为拱卫国都平城(山西大同),防御柔然,在平城北边,西起今内蒙五原,东达今张北一线,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和怀荒六个军镇。镇将由拓跋贵族担任,兵士则由拓跋部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充任。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后,六镇失去了军事上的重要性,镇将也不再受重视。肥沃的土地大都为军官占有,他们克扣粮饷,加以连年灾荒,兵士生活十分困苦。正光四年(523),怀荒镇(河北张北)镇兵杀镇将起义。同年,沃野镇(内蒙五原东北)镇兵在破六韩拔陵的领导下起义,攻占沃野、武川(内蒙武川西南)、怀朔(内蒙固阳西南)三镇。次年,高平镇(宁夏固原)镇兵推胡琛为首,起兵响应。义军占有六镇,全歼魏将崔暹所率魏军。暹单骑逃逸。朝庭震恐,敦请世仇柔然主阿那瓌出兵相助。在魏军和柔然的十万骑兵夹击下,义军屡战不利,被迫南撤。孝昌元年(525),义军在渡过黄河后被击溃,破六韩拔陵下落不明,起义失败。起义士兵被迫移置冀(治今河北冀县)、定(治今河北定县)、瀛(治今河北河间)三州。后与河北各族人民一起再度起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