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寺
原名净住寺。又名回龙山寺。位于蓝山县塔峰镇塔下路西侧,居钟水河畔回龙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明万历八年 (1580) 重建。据民国 《蓝山县志》载: “塔下寺胜迹,有观澜亭、奎星楼、观音阁、霞爽阁、飞云亭诸名目,而以观澜亭尤胜。” 现存山门、大雄宝殿、传芳塔,东侧建观音阁、观澜亭、梦得祠和戒堂、斋堂等,坐北朝南,形成一组雄浑壮观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在湖南宝塔建筑中,塔寺合一尚保存完好的仅此孤例。山门系两重单开青砖结构牌坊,门联撰: “西域无双境; 南平第一山。”大雄宝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小青瓦硬山顶,抬梁式构架。殿后传芳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唐。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重修。明嘉靖四十二年 (1563) 重建,万历六年(1578) 竣工。1931年修葺。通高40.18米。每层有券门和假窗。塔中空,盘旋可直达塔顶。塔内各层为攒尖式拱顶,均置佛像,一至三层饰壁画。观澜亭为回廊式三层砖木楼阁,重檐攒尖顶。1990年维修。寺内存明 《重建回龙寺塔碑记》、《塔下寺买田碑记》和清《重修皇英故祠碑》等碑刻10余方。回龙山山不甚高,林木茂盛,近郭环村,风景优美。“峭塔凌云”为旧蓝山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