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助耕队我国农村青年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开展互帮互助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主要有四种类型:(一)长期助耕;(二)临时助耕;(三)帮工互助;(四)照顾五保户活动。1979年农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河北等地农村团员青年,在团组织的引导和“学雷锋、树新风”口号鼓舞下,以团支部或团小组为单位,组织青年助耕队和包产小组,义务帮助村里无劳力、无技术、无活动能力的困难户、烈军属和五保户等搞好生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982年5月14日,共青团中央批准共青团安徽省委《关于组织农村青年开展助耕队、包产小组活动情况的报告》后,全国农村普遍开展起来。这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它反映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社会主义道德的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