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基隆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基隆港 175 基隆港位于台湾岛北端鸡笼湾内。是一个在天然海湾基础上加以人工填筑的半天然港口。现为台湾省北部最大的国际港口。港内水深9米以上,4至5万吨级的船舶可进出。港口分内港、外港、渔港。全港有营运码头泊位41个,其中有深水泊位、非营运泊位和浮筒泊位。内港是商业港区,有18个深水泊位和浅水泊位。集装箱码头位于外港,有突堤,泊位和码头堆场,载驳船码头。年吞吐量3000多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0多万吨。 ☚ 高雄港 贸易企业 ☛ 基隆港 基隆港台湾省北部国际贸易港。位于台北市东北基隆湾内,北纬25°08′,东经121°45′,临东中国海。港外,西北距福州马尾150海里,北距温州港196海里,距宁波北仑310海里,距上海吴淞420海里,至青岛港726海里,至大连港855海里,西南至厦门港220海里,至香港475海里,沿岛东至苏澳52海里,花莲90海里,西至台中港120海里,高雄港230海里;后方有铁路、公路连环岛南北干线,距台北市仅20多公里,距桃园国际机场约50公里。基隆是一个由东海伸入台湾岛东北内陆的小湾,纵深3.6公里,形状象鸡腿,水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水深10—26米,三面为山地,丘陵包围,隐蔽避风条件很好,外还有盘桶、中山、和平(社寮)等小岛为屏障,不愧为天然良湾。基隆的开发与祖国大陆人民息息相关,自1661年~1667年郑成功率领大军渡海驱赶荷兰等西方列强后,便在南部和基隆一带安营屯垦。大陆人民最早来台湾的大多是漳州人和福州人。1800年前后,清政府在北部修建台北至宜兰的道路,使台湾北部地区日益兴盛。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利,欧洲人看中基隆是个天然良湾,1851年以开发煤矿为由逼清政府同意它们进入基隆湾,1863年正式开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日本占领,基隆先于高雄开发,成为台湾岛上第一大港。基隆港的现代化码头设施建设始于本世纪初,日占时期建设的有出入口东西防波堤。太平洋战争期间遭受破坏。光复后,经过修复和五次扩建,特别是外港西侧突堤的建设。目前海湾岸线均已利用,全港拥有陆域面积750公顷,水域面积452公顷,从入口到大沙湾约1海里为外港,大沙湾以内为内港。码头沿港湾布置,分东西两港区。西港区有36个泊位,其中有三座集装箱码头。东港区有22个泊位,其中有二座改成集装箱码头。全港总计有58个岸壁泊位,其中包括13个集装箱泊位在内的货运泊位51个,码头装卸设备良好,特别是集装箱、谷物和石油码头。该港年货物装卸量8,231万吨,占台湾五大国际商港总装卸量的26.4%; 贸易货物进出口量2,654万吨,占台湾五大商港总贸易量20.25%,居台湾第二位,其中进2,022万吨,主要是石油、谷物、煤、棉花、机械、木材等。1990该港集装箱进出口量191万标准箱,目1983年以来它一直为世界十大集装箱港之一,其中出口超过100万标准箱。港内还有海军占用码头和港口东北部的正滨渔港。基隆是台湾北部的海上贸易门户,主要为台北地区工农业和城市人民生活服务。台北市现有人口250万。工商业发达,为台湾第一大城,政治中心。基隆市人口也有35万,居台湾第五位,该城市基本上围绕港区发展,特别是港湾南部商业区和其南三面相连的住宅区,工业区分布比较零乱。 ☚ 营口港 梧州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