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城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城旦 秦汉时期的一种刑罚。《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有,始皇令除秦纪外,凡六国的史书、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著述,统统烧掉,“令下三日不烧,黥为城旦”。就是在脸上刺字,成为囚徒,一般是四年。 ![]() ![]() 城旦秦汉时刑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城旦刑期为四年。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徒流 > 城旦 城旦 chéngdàn 刑罰名。令男犯人修城之勞役。依照是否附加肉刑和完刑,分爲刑城旦和完城旦。秦有斬左趾黥爲城旦、劓黥城旦和黥城旦,刑期一般爲四至六年;漢有髡鉗城旦和完城旦,刑期一般爲五年。城旦刑以築城爲主,兼以戍邊。盛於秦漢,後世漸廢,僅借指流放或徒刑。《墨子·號令》:“以令爲除死罪二人,城旦四人。”《史記·秦始皇本紀》:“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律說》:論决爲髡鉗,输邊築長城,晝日伺寇虜,夜暮築長城。城旦,四歲刑。”《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葆子獄未斷而誣告人,其罪當刑爲隸臣,勿刑,行其耐,又繫城旦六歲。”又“五人盗,臧贓一錢以上,斬左止(趾)有(又)黥以爲城旦。”清·余懷《板橋雜記·葉衍蘭秦淮八艷圖咏》:“初阮大鉞以閹黨論曰城旦,屏居金陵。”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飛獸部 > 蝙蝠科 > 盍旦 > 城旦 城旦 chéngdàn 即䳚旦。 城旦秦汉时作苦工的徒刑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黥:脸上刺字并涂墨。) 城旦 城旦刑罚名。四年刑,筑城,故称城旦。始于秦。《史记·秦始皇本记》: “令下30日不烧,黥为城旦。”集解引如淳曰: “律说: ‘论决为髡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幕筑长城。’城旦,4岁刑。4年徒刑是也。” ☚ 称年者以三百六十日 城旦舂 ☛ 城旦刑名。徒刑的一种。《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求盗盗,当刑为城旦。”秦始皇时下令焚书,如令下二十日不烧,即“黥为城旦”。汉代沿用。《汉书·惠帝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为四岁刑。《秦律十八种·工人程》:“隶臣、下吏、城旦与工从事者冬作,为矢程,赋之三日而当夏二日。”可证秦时城旦亦需劳役。《汉旧仪》则分髠钳为城旦,完为城旦,前者为五岁刑,后者为四岁刑。秦汉的城旦刑依照附加刑分为不同等级,见于史籍和简书的有:城旦、完为城旦、髠钳为城旦、刑为城旦、黥为城旦、黥劓为城旦,斩左止又黥以为城旦等。 城旦处以筑城四年的劳役的刑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