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1.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内容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城市主体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进行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打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它是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项建设及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城市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内容的多样性。我国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打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执行和实施国家有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打击刑事犯罪分子,保护城市人民的利益。
(2)处理各种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除了各种犯罪行为以外,城市中更大量存在着没有触犯刑律、却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如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违反交通管理条例,卖淫、嫖娼、赌博,违反户口或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等等。打击和处理这些违法行为,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3)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由于某种不特定原因引起的、突然爆发的、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此类事件往往比较复杂,又涉及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整个城市的稳定与正常秩序的维持,必须审慎而果断地处理。
(4)预防和处理治安灾害事故。治安灾害事故是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车祸、爆炸、中毒等各种事故,对于此类事故的预防和及时处理,是社会治安管理中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等的内容和任务。
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是指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行使城市社会治安管理职权的专门机关。这些机构包括城市区划内的各级各类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此外,城市中还有一些其他组织承担着社会治安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单位内部的保卫部门、治安保卫委员会、治安联防组织、保安服务公司等。
(1)“公、检、法”等专管机构,尤其是公安机关,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公安机关,由市公安局、区公安分局和公安派出所三部分组成,不设区的市的公安机关由市公安局和公安派出所两部分组成。市公安局统一领导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公安机关工作;区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和所在区的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工作,业务范围基本与市公安局对应;公安派出所是市公安局或公安分局的派出机关,以户口管理和治安管理为主要任务。
(2)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立内部保卫部门,称为保卫处或保卫科。它是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公安机关派出的代表机关,业务上接受城市公安机关的指导,依法执行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一定职权,协助城市社会治安专管机构履行职责,搞好社会治安管理的基础工作。
(3)城市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中普遍设立的治安保卫委员会,是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的群众性自防自治组织。一般以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为单位设立,受基层党委的领导并接受公安派出所的业务指导。
(4)治安联防组织也是在公安机关统一指挥下的群众性的治安防范组织,在业务上由公安派出所指导。
(5)保安服务公司是在市公安机关业务领导和支持监督下、经济上自负盈亏的组织,其任务是培训保安人员,为客户提供有偿的保安服务。
3.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职责
(1)执行和实施国家有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社会公有财产和其他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城市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草案。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肩负着研究制定适合本市特点的政策,使国家法律和政策具体化的责任。同时,还要根据需要负责或参与起草、制定有关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法规。
(3)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规划及其实施措施。在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应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计划,并以其为指导采取周密的措施,力求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最佳的结合与安排,实现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4)组织和开展城市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城市违法犯罪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危害也涉及城市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作为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导力量,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应致力于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多种手段来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改造违法犯罪分子。
除了以上职责之外,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还需从事其他与城市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有关的活动,如户籍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武器管理、公共场所管理等。
4.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基本制度
(1)户口管理制度。户口管理既是城市人口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户口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户口登记、户口迁移、人口卡片、户口调查、人口统计、居民身份证制度等。
(2)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公共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特种行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巡警制度等四项内容。
(3)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我国城市交通安全由公安交通管理局或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处、科进行管理,并向市民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车辆和驾驶人员发证、验证的管理制度,以及交通违章事故的处理制度。
(4)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我国城市消防组织由公安消防队、较大的企事业单位自己支付开支的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三支队伍组成,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设立消防监督机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放在首位,坚持严格的检查、监督和处罚制度,防患于未然。
5.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针,是解决我国城市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应当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即既要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又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防范; 既要解决目前的治安问题,又要针对违法犯罪原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并在治本上下更大功夫。
社会治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城市管理者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我国城市社会治安的主要措施有:
(1)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处置,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对重点地区、要害部位、特种行业、枪支弹药、危险物品和特殊群体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责任制,严防危险物品和枪支弹药丢失、被盗和流散社会;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3)加强乡镇、街道的基层基础建设,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并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把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4)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城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公安、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房屋管理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加强协作配合,把管理、教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5)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进一步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措施,在城市中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6)严格执行责任制,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等各项制度。

☚ 城市人口管理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
000044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