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城市文化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城市文化管理

城市文化管理

1.城市文化管理的含义
城市文化管理,就是城市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本市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城市的各项文化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引导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我国城市文化管理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2.城市文化管理的内容
城市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城市建筑、园林和城市美化、城市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事业。也就是说,既包括各项具体的与城市文化相关的事务,又包括抽象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还包括城市文化的物质设施。与此相应,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对城市文化事业机构和设施进行管理;二是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文化条件。
城市文化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是:
(1)从城市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纲领,其实质在于使文化系统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系统的发展相协调,并使城市文化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因此,城市政府要把文化发展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研究城市文化结构、城市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模式。
(2)城市文化事业机构和活动的指导与管理。城市各专业文化机构和群众业余文化团体,是城市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城市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必须对这些机构及其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以保证城市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
(3)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文化设施不仅是城市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直观反映,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它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音乐厅、青年宫、少年宫、体育馆、高等院校、园林名胜以及各种游乐场等。过去,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思想上的忽视等原因,造成目前我国城市文化设施的数量与人口数量不相适应,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城市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和解决问题,大力发展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
(4)城市文化市场的管理、监控,进行文化立法、司法。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的文化市场目前已十分活跃。作为城市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上文化产品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城市文化主管部门必须对其生产、经营和行为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主要途径是根据本市的需要和特点,制定相关的文化立法和管理细则,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3.城市文化管理的机构与职责
我国城市文化管理的机构有两类:
(1)城市政府的文化主管机构,即市文化局,它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文化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工作。市文化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编制本市文化事业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本市的艺术表演团体的训练和演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文艺专门人才。
(2)城市社会文化管理机构,包括城市中的文学艺术联合会和社会民间文化组织。前者是城市中文学家、艺术家志愿联合起来的群众性文学艺术团体,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文学艺术方针、政策,团结本市的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开展文学艺术活动。后者是由城市的文学、艺术爱好者志愿组织起来的民间文化组织,如城市美术协会、音乐协会、曲艺协会、戏剧协会等。
4.城市文化管理的手段
在城市文化管理活动中,应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实现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1)法律手段。
运用法律规范来规定社会文化生产和生活的各种准则,实现城市文化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文化管理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城市文化管理的法律手段主要包括文化立法、文化执法、文化司法等。文化立法是文化法制管理的基础。我国的城市文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备,造成在城市文化管理的某些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因此,建立完备的文化法律规范体系,是文化立法的当务之急。文化执法是文化法制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执法重点是文化市场。文化司法的任务在于妥善地解决各种文化纠纷,保障文化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各类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财政、价格、金融等手段。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发育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手段越来越成为有效的文化管理和调控的方法。财政手段是文化管理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国家和所属城市的文化预算支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等。价格手段作为调节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以及合理配置各种文化资源的杠杆,主要运用和体现于文化市场的管理中。金融手段则运用贷款条件、优惠利率和差别利率等,对文化产业或文化产品结构进行支持或调整。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城市文化行政机关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对城市文化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管理方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是城市文化管理最常用、最普遍的手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文化行政机关管理文化活动的行政手段主要在宏观层次和特殊文化市场上运用。
(4)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通过对城市文化管理对象进行政策、法制及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文化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从事合法的、符合道德规范的文化活动,同时引导文化消费者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
5.城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城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改变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给文化事业单位以自主权。即转变城市政府文化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加强面向社会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逐步建立党委领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独立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主要表现为:
(1)城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简政放权,在对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功能的科学定位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以政策指导、法规调整、信息服务、检查监督为主要内容,形成政府宏观管理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2)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改变文化事业单位过于依赖政府的状况,按照市场规律和WTO规则要求,将一部分文化活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进入产业化运作,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面向全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将我国的城市文化管理体制转化为“事业”和“产业”综合管理模式。
(3)发展文化经纪机构、文化咨询评估机构、作家艺术家权益保护机构等文化中介组织和相关机构,规范文化行业组织的行为方式,把不属于政府管理的职能下放给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使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统一起来。

☚ 城市科技管理   城市卫生管理 ☛
000044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