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網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網巾 網巾 wǎngjīn 亦稱“網”、“網子”,或稱“一統山河”、“一統天和”、“懶收網”。明代流行的一種頭巾。相傳明太祖微行至神樂觀,見一道士於窗下結網巾,問爲何物,對曰網巾,用以裹頭則萬髮皆齊。次日太祖朝罷,召結網巾道士爲道官,取所結網巾十三頂,頒示十三省布政司,使人無貴賤皆以裹首,遂爲定制,故有其稱。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十四、李介《天香閣隨筆》卷二有載。《三才圖會·衣服》:“古無是制。國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風,乃以絲結網,以束其髮,名曰網巾,識者有法束中原四方平定之語。”《金瓶梅詞話》第三回:“就是那日在門首叉竿打了我網巾的,倒不知是誰宅上孃子。”又第五十六回:“到了戴網子,尚兀是相厚的。”又第九十五回:“新網新帽。”一説,網巾之制,唐時已有。清·周亮工《書影》卷九:“俗傳網巾起自洪武初。新安丁南羽言,見唐人《開元八相圖》,服者窄袖;有岸唐巾者,下露網紋。是古有網巾矣,或其式略異耳。”清·恒仁《月山詩話》:“朱竹垞云:‘余觀謝宗可詠物詩有賦《網巾》云:篩影細分雲縷骨,棋文斜界雪絲乾。’蓋元時已有之矣。”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裹束 > 網巾 網巾 wǎngjīn 亦稱“網巾圈兒”、“網子”。束髮用的絲網,圈束定則打結於腦後。始行於明初。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古無此制……國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風,乃以絲結綱,以束其髮,名曰網巾。”清·陳彝《握蘭軒隨筆》卷下:“明太祖微行至神樂觀,見一道士於窗下結網巾,問曰:‘此何物’? 對曰:‘此綱巾也,用以裹頭上則萬髮皆齊。’上明日召道士,命爲道官,取所結網巾十三頂,頒示十三省布政司,使人無貴賤,皆首裹綱巾,遂爲一定制。”頭上的網巾圈束好時都打結腦後。《金瓶梅詞話》第五回:“大官人休是網巾圈兒打靠後。”又第五十六回:“到了戴網子,尚兀是相原的。”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戲裝 > 網子 > 網巾 網巾 wǎngjīn 即網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