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綸綸(纶)Guān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并注此音。《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 皆音lún。《姓氏考略》注云: “ 《世本》: ‘夏少康居纶,后因氏。’ 亦音‘鳏’。见 《集韵》。” 綸綸(纶)Lún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云: “夏少康居纶,后因氏。” 此当系出姒姓。又,纶,春秋时为虞邑,其地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南。 綸lún❶青絲綬。見“綸連”。 綸“纶”的繁体字。 上一条: 纶 下一条: 冠 綸“纶”的繁体字。 上一条: 纶 下一条: "> ![]() ![]() ![]() 綸❶釣繳也。《詩經·小雅·采綠》:“之子於釣,言綸之繩。” 鄭玄箋: “綸,釣繳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綸,音倫。”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綸 綸 lún 亦稱“組”、“昆布”、“綸布”。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帶菜的葉狀體。乾燥品卷曲折疊成團,或纏結成把,緑褐色或黑褐色,表面附有白霜。主治癭瘤,水腫,睾丸腫瘤,帶下。始載於秦漢典籍。《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组,東海有之。”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昆布》:“主治十二種水腫,癭瘤聚結氣,瘻瘡。”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昆布》:“按《吳普本草》,綸布一名昆布。”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漁具部 > 釣具 > 輪 > 綸2 綸2 lún 同“輪”。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漁具部 > 釣具 > 緡 > 綸1 綸1 lún 亦稱“釣絲”。即緡。《詩·小雅·采緑》:“之子于釣,言綸之繩。”毛傳:“綸,釣繳也。”《文選·左思〈吴都賦〉》:“精衛銜石而遇繳,文鰩夜飛而觸綸。”李善注引劉淵林曰:“緡,綸,皆釣繳也。”《宋書·王弘之傳》:“上虞江有一處名三石頭,弘之常垂綸於此。”唐·杜甫《重過何氏五首》詩之三:“翡翠嗚衣桁,蜻蜓立釣絲。”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綬 > 綸 綸 lún 亦稱“青綸”、“綸綬”。青色綬帶,絲質。用以拴繫官印,始於漢代。《説文·糸部》:“綸,青絲綬也。”《後漢書·仲長統傳》:“身無半通青綸之命,而竊三辰龍章之服。”南朝梁·江淹《爲蕭太尉上便宜表》:“縹衣綸綬,漢置前制;奇服怪物,周設常刑。”明·沈鯨《雙珠記·人珠還合》:“載錫新綸,用彰懿行。” 綸BE5D 綸guān,lúnG115 綸lún,guānL319 〖綸〗 (一)粵 leon4〔倫〕普 lún 青色絲帶。許慎《說文解字》:「〜,青絲綬也。」(綬【粵 sau6〔受〕普 shòu】:絲質帶子。范曄《後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身無半通青〜之命。」(青〜:繫有官印的藍色絲帶。)(二)粵 gwaan1〔關〕普 guān 綸巾,古代用青絲帶做的頭巾,相傳為諸葛亮所製。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羽扇〜巾。」綸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