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綱綱(纲)Gāng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綱gāng

❶網上的總繩。見“綱維”。泛指繩帶。司馬相如《長門賦》:“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此指繫帷幔之綬帶。
❷繫束。杜篤《論都賦》:“東綜滄海,西綱流沙。”
❸指法度。見“紀綱”。

“纲”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ㄍㄤgāng3045批;拨儿。客话。福建永定下洋〖〗。一~鸡‖二~鸭‖三~细猪子。

讀爲 “亢”,御也。《周禮·夏官·小司馬》: “綱惡馬。” 鄭玄注: “鄭司農云:綱讀爲以亢其讎之亢,書亦或爲亢,亢,御也,禁也。”
❷連侯繩也。《周禮·冬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 鄭玄注: “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鄭司農云:綱,連侯繩也。”
❸持舌繩也。《儀禮·鄉射禮》: “乃張侯下綱,不及地武。” 鄭玄注: “綱,持舌繩也。”
❹謂大索横流之屬。《論語·述而》: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鄭玄注:“綱,謂大索横流之屬。”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弓箭 > 綱2
2  gāng

繫箭靶之繩。《周禮·考工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鄭玄注:“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上下皆出舌一尋者,亦人張手之節也。鄭司農云:‘綱,連侯繩也。’”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漁具部 > 網罟 > 綱1
1  gāng

提網之總繩。《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韓非子·外儲説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則魚已囊矣。”唐·杜甫《又觀打魚》詩:“蒼江漁子清晨集,泛綱提綱取魚急。”

綱gang

BE56
“纲”的繁体。

綱gāng

G030
“纲”的繁体。

〖綱〗 粵 gong1〔剛〕普 gāng

❶ 魚網上的總繩。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說在搖木之本,與引網之〜。」(本:樹根。)
❷ 起決定作用的部分,有成語「提~挈領」。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而紀之,統而理之。」(這裏作動詞用,指統領。)
❸ 綱紀,法紀,秩序,有成語「三~五常」。《史記.淮陰侯列傳》:「秦之〜絕而維弛,山東大擾。」(山:指崤山,戰國時期秦國與其餘六國的天然分界線。)

綱纲,金文;篆gāng

[糸(繩,意符)+岡(綱本字,聲意符)→綱(《説文》:“綱,維紘(hóng帽帶)繩也。從糸,岡聲。”綱,提網的總繩〈綱繩〉。比喻爲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引申爲社會次序和國家法紀〈綱紀〉。生物分類學中的關鍵字之一,僅次於“門,亞門”,如脊椎動物亞門中有魚綱、兩栖綱、爬行綱、鳥綱、哺乳綱等。舊時成批運輸貨物的組織〈花石綱〉。)]
《尚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詩經·大雅·棫樸》:“綱紀四方。”(張綱立紀教育四方。)
梁啟超《論中國之將強》:“西人之將滅人國也,則必上之於議院,下之於報章,日日言其國政之敗壞,綱紀之紊亂。”

綱()


漢印文字徵
宣綱之印。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紀綱萬里,朱紫不謬。
按: 聲符中之“网”字頭訛變作“罒”。

石門頌,東漢
知世紀綱。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綱紀本朝,優劣殊分。

爾朱紹墓誌,北魏
乾綱再造。

元欽墓誌,北魏
公心閑治要,性練鴻綱,舉凡而巨細無遺。
按: 聲符訛寫。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天綱既闊,風俗頗弛。
按: 聲符簡化。

李雄墓誌,北周
父諱綱之,俱時窆此玄宫共域。
按: 聲符訛寫。

任軌墓誌,隋
參軍藉三略之權,食貨資八政之本,董司綱紀,咸爲稱職。
按: 聲符下部“山”符寫作 “正”。

獨孤開遠墓誌,唐
象亂乾綱,政頽王度。

楊乾光墓誌,唐
連帥史公以州府繁務,委公緫之,而紀綱條貫,彝倫順敘。
按: 聲符下部“山”符寫作“止”。
《説文》:“綱, 維紘繩也。 从糸岡聲。, 古文綱。 ”
“綱”字的構形變化發生在聲符“岡”。《説文》:“岡,山骨也。从山网聲。”“网”訛寫作 “罒”, 其下之“山”或訛作 “正”或 “止”。
漢簡假“剛”爲 “綱”。銀雀山漢簡 《孫臏兵法·地葆》簡343: “凡地之道,陽爲表,陰爲裹,直者爲剛(綱),術者爲紀。紀剛(綱)則得,陳(陣)乃不惑。”

☚ 纕   綅 ☛
000042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8:07